吃蟹洞悉你的性格(一)
详细内容
秋风渐起,好吃蟹的人满脑子想的就是那一只只色泽金黄,肉如玉脂,膏堆满壳的尤物。蟹之美味,早被古人发现。而吃蟹的好时候是在秋后,所以有持螯餐菊之说,俗语九月团脐十月尖,就是说农历九月母蟹有黄,十月公蟹有膏,想吃肉肥膏满的蟹,现在正是大好时机。
吃蟹
吃蟹开始讲究,是在明代。明代有能工巧匠发明了一整套小巧玲珑的食蟹工具,初创时共有锤、镦、钳、匙、叉、铲、刮、针八件,故称蟹八件,后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十二件。
至清代,开始有全蟹宴,它集蟹类菜肴、面点之精华,可谓吃蟹大全。如今,五桂山秀丽湖畔的秀丽湖餐厅也在研发炮制全蟹宴,力图将蟹的每个部位都用得淋漓尽致。日前,记者特别前往探个虚实。秀丽湖餐厅的阿杨介绍说,目前,我们食用的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产于江流湖泊的河蟹及湖蟹;其二是产于珠江口的咸淡水交汇处的蟹,比如肉蟹、膏蟹;再有就是海蟹了。前两类属于淡水蟹,海蟹盛产于每年的410月,淡水蟹盛产于每年的911月。我们说的吃秋蟹,严格意义上来说吃的是淡水蟹。吃淡水蟹可以说是一种季节性的享受,不少人青睐于大闸蟹,不过也有不少食家认为,吃秋蟹未必要大闸,大闸蟹只不过是中华绒螯蟹其中的一个品种,还有其它众多的品种可以选择,再说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大闸蟹数量也有限,同时在辨别真伪和价格上也是一个问题。其实,不论哪个品种,在挑选上只要遵循蟹的蟹背深青,蟹腹雪白、体厚坚实、肚脐凸出、螯夹肥大、爪毛密挺的原则,就足已了。像中山地区,有着丰富的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出产的蟹,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天赐的美食。
蟹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