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企业的CIO需要“蜕变”(一)
详细内容
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者,或者说管理者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目前,国内IT界的CEO绝大多数都是靠技术起家的创业者,但最近几年又出现了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也就是“信息主管”。中国的CIO还尚不成熟,不成熟就需要蜕变。那么,在蜕变中的CIO又会是什么样?
一、国人眼中的CIO
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这个词对我们来说还相当地陌生,因为它没有标准的译名。直译是“首席信息执行官”,但太别扭,估计难以被国人接受。译为“信息主管”,从涵义上比较恰当些,也像个中文词儿,但缺少“官”这类的字眼,无法作为正式头衔的推广和使用。按中国的职务名称照套,比较接近其涵义的翻译应是“总信息师”,但一则国内没有此职务系列,二则与CEO的涵义还是有微妙的区别,是否会流行不得而知。
CIO这个词来源显然是按CEO(chiefexecutiveofficer)套过来的。我们曾问过一位美国商界的朋友:为什么好好地有“总裁”(president)、“董事长”(chairmanoftheboardofdirector)这些头衔不用,偏要发明个CEO,有什么区别?这位朋友回答得很有意思,说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公司不论大小,都是“总裁”。特别是,近年来有经营自主权的“业务单位”(businessunit,相当于没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流行,总公司和子公司的头头都是“总裁”,使那些大公司的头头觉得不好听,遂发明CEO一词以示差别,云云。但这一点似乎也无多大的效果,君不见许多美国小公司的头头,其头衔一样也是CEO,谁也不可能规定,多大的公司才能叫“CEO”。
按CEO目前流行的用法,其中文译名,从涵义来说,应该叫“第一把手”。因此,按此理解,CIO的含义应该是“在信息工作方面的第一把手”。类似,CFO(chieffinancialofficer)是在财务方面的第一把手,等等。所以,翻译为“总信息师”、“总会计师”等,与原意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在中国可能在“总会计师”上还有一位主管财务的总裁或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