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总裁>企业的总裁有哪些巨大的力量可以释放(一)

企业的总裁有哪些巨大的力量可以释放(一)

详细内容


  成功的企业的总裁通常有很多品质。但谦虚很少榜上有名。

  这并不是因为谦虚的老板不成功。相反,这是因为人们很少把谦虚视为领导者身上可取的品质。

  谦虚的人不够坚决且缺乏鼓励他人的信心和能力。这种看法司空见惯。更甚者,有人把谦虚和软弱等同起来。

  但在商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公司主管相同成功的同时也非常谦虚。

  这些企业的总裁往往在幕后低调地工作。因此,他们及其领导的公司得到曝光、报道和普遍关注的机会远不及那些声势浩大、自以为是的竞争对手。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才认清那些拿着巨额薪酬且自卖自夸的企业的总裁造成了多么大的破坏。

  约翰・塞恩(JohnThain)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在金融危机的高峰时期,他花了100多万美元重新设计他的美林办公室。

  时任雷曼兄弟总裁的理查德・福尔德(RichardFuld)和美国最大房贷公司全国金融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安吉罗・莫兹罗(AngeloMozilo)成了高管薪酬过高的代名词。

  在其2001年发表的专著《从优秀到卓越》中,吉姆・柯林斯(JimCollins)描述了谦虚如何使领导者更加出色地工作。然而,目前仍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一观点。虽然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沉痛的教训,证据缺乏依旧如故。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同时为了驳斥那种认为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必须强势和专制的看法,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研究。自2010年此研究开始以来,我们访问了中国63个私营企业的总裁并调查了同他们一道工作的328名高层管理人员和645名中层管理人员。

  该研究涉及众多行业(41%为制造业,59%为服务业或贸易行业),所涉企业的员工规模从不到100名到12000名以上不等。

  聚焦中国

  在此,我们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选择中国?

  首先,中国便于我们接触大量企业和管理人员。

  在文化方面,中国现在处于一个有趣的阶段:国外的价值观正在深深地挑战根深蒂固的传统。

  中国文化需要领导者具有多种素质。有时,这些素质是自相矛盾的。首先,人们希望领导者能够对下属行使绝对权力。其次,儒家和道家教育领导者要谦虚。

  最后,中国企业的总裁们的工作足迹通常遍及外企、国企或本地私企等多种类型的企业,而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不同的领导方式。因此,我们预计可以看到企业的总裁的谦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我们选择了覆盖上海以及浙江和江苏部分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小私企,而不是国企,因为国企中众多的治理层级会使企业的总裁做出的决策产生的影响变得模糊不清。

  该地区的中小企业面临相对复杂的经营环境。经济的迅速发展意味着,这些公司通常扩展速度很快,从而造成很多企业的总裁自我膨胀。

  然而,尽管政府为经济注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对中小企业的控制和对国有企业的偏袒也不断增加。这向中小企业的领导素质提供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调查的企业的平均生存年限至少达14年。该时间段足以判断企业的可持续性和评估其领导者的素质。很多企业是由它们的企业的总裁创建的。

  谦虚的企业的总裁的素质

  当我们采访这些企业的总裁以了解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及其管理经验和理念时,他们所处的环境向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悬挂学位证书的豪华办公室、与名人的合影和展示的奖项,彰显自我。

  相反,一位成功经营超市连锁店的老板的办公室看起来更像储藏室,里面布满了纸箱。

  这并不是说办公室狭小凌乱的企业的总裁更加谦虚或更加有效。但在此项研究中,办公室的状态表明该企业的总裁对炫耀权力或权威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