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
详细内容
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验证过程,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新知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以及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第课时
教学设计
环节提示
教学流程
教后反思
预习质疑
预习教材72页的内容,完成如下预习要求:
1.仔细阅读教材,用七巧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拼一拼,并想一想这样的2个、3个、……各需要多少块?怎么想的,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2.根据你拼摆的过程,你能列出哪些乘法算式,根据算式试着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学习依然采用课前预习与课中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本节课课堂教学中,我首次尝试采用四人小组合作,近期要求学生4人小组内进行口算训练,对于组内的小组长和活动规则进行了一系列培训,借助快乐活动中的七巧板拼摆,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拼摆能力很强,通过合作有序的编出了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句数增多,记忆难度提升,因此本节课我给足学生时间记忆口诀,采取了多种记忆活动,将难记的口诀通过方法介绍加深印象。
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练笔的时间较少,因为在我看,只有学生掌握了记忆的方法,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应用口诀是能力是具备的。教学中做为教师,我们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深化,才能形成能力。
谈话导入新课
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能用七个三角形拼成什么图案?
学生小组内展示自己喜欢的图案。
师:大家摆出的这些图案都与7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大家喜欢的图案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探究合作
一、探究7的乘法口诀
1.小组内合作探究。
小组内协商拼摆什么图案,小组内合作分工。
由组长分配合作任务:一人记录,其他人合作拼摆图案,边摆边填表,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2.学生汇报合作成果。
教师板书学生的汇报。
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7的乘法口诀又有什么特点?
指名汇报
3.师小结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的特点。
4.全班展示。
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口诀。
记忆口诀
一、熟记7的乘法口诀
1.发现规律,引导记忆
师:同学们,7的乘法口诀在记忆时,你认为哪几句很容易记住?
指名说一说
师:那么哪几句比较难记住呢?
指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难记的口诀。
师小结:只要我们掌握了口诀的特点、规律,我们就能牢牢把它记住,这些特点、规律你找到了吗?
下面请同学们记一记7的口诀,生记忆。
2.开火车背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生生同桌互动对口令。
5.应用口诀进行口算,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2题。
二、运用巩固
1.每天上7节课,一周5天上几节课?
2.爸爸到北京去了3个星期,去了多少天?
3.一个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水?
4.你能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吗?
小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检测反馈
1.看图写算式.
○○○○○○○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补充完整。
1×7=7一七得七7×1=7
2×7=()二七()7×2=()
3×7=()三七()7×3=()
4×7=()四七()7×4=()
5×7=()五七()7×5=()
6×7=()六七()7×6=()
7×7=()七七()7×7=()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7+7+7+7=274个7连加等于28
7×4=28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7+7+7+7=274个7连加等于28
7×4=28
作业设计:
1.完成口诀。
二七()三七()六七()
四七()()七三十五()七四十九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2=5×7= 6×7=7×5=
4×7=7×7=7×4=6×4=
7×3=2×7=6×6=5×6=
6×5=7×6=3×7=5×5=
3.邮递员送信。
35214228
7×57×65×74×73×77×4
6个75个76个77个34个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