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学生、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2、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让自己理想的“风筝”成功的放飞起来。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2、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树立起崇高的理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残疾”问: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2、屏显张海迪等残疾人图片师配话外音:是的,那些生理和身体有缺陷的人很值得我们同情与关心,很值得社会的关注。在那些残疾人大军里,有些人身残志弱,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最后流落街头,乞讨为生。有些人身残志坚,勇敢地面对人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21岁时双腿突然瘫痪的史铁生带着年幼的妹妹完成了母亲“好好活”的遗愿,最后成为了著名的作家。五岁时胸部以下就瘫痪的张海迪自学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又自学了大学英语,还学了德语、日语、世界语,之后她又自学了医学、无线电技术,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典型。除此之外,像《千手观音》节目组的残疾演员们,残运会上的运动健儿们,用嘴叼着电烙铁焊接的电器维修工,等等。他们都凭借自己的拼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残疾人刘老师的生活世界,去感受他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板书:刘老师)
二、新授课。
(一)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词。
(三)感受刘老师课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
1、师:屏显自学要求“根据刘老师课下放飞理想的风筝的情景,你感受到了刘老师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2、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屏显“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并随即提问:“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指的是哪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请在文中找到答案。”
3、学生自学后,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如下内容:
句子一.“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蓝天的欢乐。”
(1) 师:从“决不肯”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他却绝不肯失去把风筝送入蓝天的目的是什么?
(2) 师:为了享受这种快乐刘老师可能会付出什么?
(3) 是的,腿脚不灵便的刘老师可能会摔倒,可能会受伤,但是,他深信自己的风筝一定会升上天空。在刘老师眼里磕磕碰碰又算得了什么?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他不愿失去,决不肯失去这种快乐。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共同去分享刘老师放飞风筝的快乐,感受他对生活的那样纯朴、强烈的爱。
(4) 学生感情朗读“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仿佛他的心也一齐飞上了蓝天。”
(5) 刘老师成功了,她快乐的像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当时的他望着天空展翅翱翔的风筝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6) 此时的刘老师,已完全陶醉在其中了,他觉得那自由飞翔的风筝就是自己,他在放飞了风筝的同时,更放飞了理想,放飞了心灵。(板书:放飞心灵)
句子二.“他故意地撒脱手……一蹦一跳地向前奔跑。”
(1) 刘老师为什么要故意撒脱手?(寻找快乐、享受快乐)对于他来说容易吗?为什么?课文中那个词可以看出他很辛苦?平时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气喘吁吁?
(2) 尽管刘老师气喘吁吁,尽管刘老师付出了许多,但是他仍然笑着、叫着、喊着,他在笑什么?他又在喊什么呢?
(3) 是的,只有主动寻找快乐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刘老师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心里并不残疾,它是一个快乐的人。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课文,去感受刘老师身残志坚的快乐生活,去体会他对生活的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齐读:有一次……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4、同学们,此时的你知道刘老师对生活所拥有的“那样”的爱与追求是什么了吗?好,用你们的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
(1)师:你读的好,因为你读到“那样”一词时,我的眼前出现了刘老师蹦蹦跳跳的追赶线拐的场面,出现了刘老师拉着风筝又叫又笑的奔跑情景,出现了刘老师和他的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做游戏的场面。同学们,你们的眼前又出现了刘老师生活中的哪些画面呢?
(2)这就是刘老师,一个对生活有着那样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的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让我们共同来感情朗读这句话。
(3)学生齐读“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
过渡语:课后的刘老师放飞的是理想的风筝,更放飞的是心灵,他让理想成功地飞了起来,更让心灵随着白云自由翱翔。那么,课上的刘老师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刘老师的课堂。
5、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读书4-8自然段探究,课上的刘老师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划出有关语句体会。”
6、学生汇报,师随即进行屏显:坚持板书、讲课精彩、讲究方法
7、课上的刘老师最让你感动的一点是什么?
8、学生畅谈师引导重点研读“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一次激动的心跳。”
(1) 为什么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2) 刘老师每次旋转,都会引起学生们的一次担心。然而,为
了他深爱着的工作和学生,刘老师并没有因为同学们的担心和自己身体上的不便而停止他的旋转。一次,两次,三次;一天,两天,三天……刘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旋转着,同学们在无数次的旋转之后还仅仅是担心吗?是的,这种激动更多的是学生们对刘老师身残志坚、工作敬业的一种感动。同学们,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感动之情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齐读“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一次激动的心跳。”
9、学到这里,你想对刘老师说什么呢?(师随即板书:身残志坚、乐观向上)
10、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吧。屏显:我相信我的刘老师……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1) 已经近三十年没有见面了,可是作者仍然那么自信他的刘老
师对待生活的态度。谁用自信的语气读一读。
(2) 当作者看到一位失去一条腿的老人长期躺在床上,失去了活
动自由的时候,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刘老师,想起了他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他觉得非常自豪。谁用自豪的语气来读一读。
(3)作者多么的庆幸,庆幸自己曾经有一位给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他树立了远大理想的刘老师。作者多么想赞美一下刘老师呀!哪位同学用赞美的语气再读一读。
过渡语: 崇高的理想,是生活大海里导航的灯塔,是沙漠中生命的绿洲。刘老师放飞了风筝,放飞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讲到这些我不由得想起作者反问的那句“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屏显这句话)
11、学生畅谈。
三、拓展学习。
(一)出示资料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有理想的人生活的快乐,有理想的人才能勇敢地战胜困难。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确有这样一个女孩:18岁的小佳很不幸,2001年,她的亲生父亲用汽油烧死了她的妈妈,把她烧得面目全非,她被送到沈阳,住进了医院。小佳很幸运,社会各界给予她无限的爱,纷纷捐款为她治伤。然而,2005年,小佳却坚决地离开了医院,并拒绝了省妇联为她安排的衣食无忧的生活,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上街乞讨的生活,因为她觉得自己已是一个无用的人,她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没有了那美好的理想。学了今天的课文,你一定会有很多话想对小佳说,请拿起你得笔,把鼓励的话语送给小佳。
(二)学生进行小练笔。
(三)班内交流。
四、向学生推荐流沙河的诗歌《理想》
五、作业。
1、课下搜集那些有关描写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的文章读一读。
2、小练笔:给小佳写一封信,鼓励她树立信心。
(放 飞 心 灵)
14* 理 想 的 风 筝
身 乐
残 观
志 向
坚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