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设计
详细内容
四年级下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肆虐”等词在文中的意思;重点指导书写“毅”理解“肆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美丽动人”的含义,体会医护人员的精神;
3、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
教学重点:
借助背景资料,品味“美丽动人”的含义,体会医护人员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走进医护人员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出示课件)
1、导入揭题: 2003年,当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席卷神州大地时,有一双双眼睛留给中国人太多的感动,作者刘五云深情地写下这样一首赞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同学齐读,再深情地读一读)
2、检测预习效果:课题中的“你”指谁?(医护人员)
3、交流资料了解背景:为什么只看见你的眼睛?(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评价:你真善于学习。是呀,结合背景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读懂文章)
(出示图片及资料)
4、小结:作者抓住眼睛这一独特的角度,通过眼睛来走进人物内心,表现人物的精神。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过渡:诗歌虽短,但有些词很难读准,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
一是读准交流难写的字(着重指导:虐与抉的读音, “毅”的书写)
二是男女生对读词组(把词语放入词组中读)初步了解诗歌的构架。
(过渡:词组读准了,读起课文一定更加顺畅。)
2、(出示课件)开火车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写作特点。
师:读了这首诗歌,你们发现什么?(诗中有句话反复出现…… )
3.引导学生抓反复处质疑: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①为什么说眼睛“美丽动人”?②为什么这句话反复出现?……)
三、品读悟情
(一)整体入手。
师:为什么眼睛“美丽动人”?请同学们默读诗歌,想想哪些诗句写出了眼睛的“美丽动人”?找出来划一划。
1、学生自读,思考,圈画句子
2、学生汇报交流。
(二)品读第一小节,习得方法
师: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眼睛的美丽动人?请同学自由读第一小节,用圈画句中重点词的办法,做好批注笔记。
学生自读
汇报交流、师相机点拨:
预设1
生:非典很可怕,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医护人员很愤怒
师:你走进医护人员的心里去了。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是做批注另一种方法,但是批注的语言应该简洁一些,比如用一两个词表明自己的看法。想想可以怎样写?(学生说,如学生一时无法领会,师:老师觉得可以用“夺去生命”)
1、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批注。
2、指名交流批注,相机评价。
3.“夺去生命”的是(非典)由此可见非典是多么(可怕)可怕的非典当然要用可怕的词语来写它,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找出来读读。(肆虐的病魔)请生读词
师:非典这病魔到底有多肆虐呢?请结合查找的资料说一说(指名2-3个学生说)(出示课件)
师:任意地伤害着人们就是这――(生读词)
师:无情地夺去了人们的生命就是这――(生读词)。
师:你们借助资料,把一个词语读成了一个个可怕的画面,真不简单。
师:非典就是这样肆虐猖狂。(出示几组图片及比较简洁有力的写的句子)然后师读完一行,生就齐读面对肆虐的病魔,你的眼中 充满着愤怒和冷静
师:一个肆虐,一个病魔,把非典的可怕写得入木三分,作者用词是多么精妙啊!这就是诗歌,每一个词语后面都有着无数的故事。
4.师: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可肆虐的病魔却残忍地夺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怎能不令人――(愤怒)
5.如此愤怒的医护人员,为什么还能这样冷静呢?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将体会以简洁的语言写下来(课件出示)
师小结:只有冷静,才能更好地与病魔作战,更好地救死扶伤。
6、师:一个“愤怒”,一个“冷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但眼中的情感却是一样的,决不容许病魔残害人类,以病魔作殊死之战。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小节吧!(齐读小节)
7、引读反复句
师:这一小节作者抓住面对肆虐的病魔,医护人员愤怒而冷静的态度写出眼睛的美丽动人。(出示最后一个小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2:
学生已充分感受“愤怒”和”冷静”,则将上面“5”这一环节去掉,直接由老师根据学生前面的发言,以一两句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进行朗读。
预设3
学生:面对着肆虐的病魔,他们气愤。
1.出示词语“肆虐的病魔”,请你读读这个词,你能读出什么?
(学生读,交流,预设是可怕之类的回答)
2、这个“肆虐的病魔”是什么?非典这病魔到底有多肆虐呢?请结合查找的资料说一说(指名2-3个学生说)(出示课件)
师:任意地伤害着人们就是这――(生读词)
师:无情地夺去了人们的生命就是这――(生读词)。
3、出示图片资料,教师语言渲染,齐读
师:一个肆虐,一个病魔,将非典的可怕写得入木三分,作者用词是多么精妙啊!齐读词
师:此时,你知道医护人员的眼中为什么充满愤怒了吗?
师:你走进医护人员的心里去了,把这些体会写下来就是批注,但是我觉得可以写得简洁一些,比如用一两个词,想想可以怎样写(学生说,如学生一时无法领会,师:老师觉得可以用“夺去生命”)
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批注。
指名交流批注,相机评价,生带着体会读读这一小节。
4.师: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可肆虐的病魔却残忍地夺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怎能不令人(学生:愤怒)。
5.如此愤怒的你们,眼睛里为什么还能充满着冷静呢?学生发言,引导将自己的体会以简洁的批注写下来
师:只有冷静,才能更好地与病魔作战,更好地救死扶伤(指名读)
6、师:一个“愤怒”,一个“冷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但眼中的情感却是一样的,决不容许病魔残害人类,以病魔作殊死之战。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小节吧。
7、引读反复句
师:这一小节作者抓住面对肆虐的病魔,医护人员愤怒而冷静的态度写出眼睛的美丽动人(出示最后一个小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完第一小节,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
8、学法出示
(1)读读描写眼睛的句子,抓住重点词,结合相关资料,体会眼睛的美丽动人,并写下简要的批注。
(2)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其他小节(请同学按这方法自学2-5小节)
(四)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第二小节:
1.学生交流批注笔记(交流分享,评价)
2.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说根据
(如:因为在生死抉择的时候,他们没有逃跑,而是选择与病魔作斗争。)
师:面对肆虐的病魔,大家都害怕,医护人员也不例外,但为了病人,他们坚守岗位,与病魔作战到底,多么勇敢啊!(让生读诗)
(出示非典时期医护人员牺牲的数字,画面)
师:看了这些数字,你来说说什么叫生死抉择?
让我们来听听叶欣是怎么说的。师出示资料,指名读叶欣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师:“这里危险,让我来!”这是一个个医护人员心声,他们就是这样坚毅地选择与病魔作战!此时,我们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敬佩之情),由衷地(赞叹),带着这样的情感男生读,女一也来读一读。
引读反复句
师:生死抉择时,眼中饱含着的坚毅和信心,让这双眼睛这样美丽动人。让我们深情地赞颂吧!(出示最后一个小节,学生齐读)
第三小节:
请学生交流批注笔记。
生:关爱……
师:这种深情的关爱,从医护人员的内心自然流淌出来,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个温暖的画面。(出示)
(1)当看到疼痛难忍,哇哇大哭的孩子,这双眼睛似乎在温柔地说:……
(2)当看到饱受思亲煎熬的病人,这双眼睛似乎在温柔地说: ……
(3)当病人绝望时,这双眼睛似乎在深情地说:……
学生选择一句说一说
(过渡:医护人员对病人胜似亲人,爱病人胜于爱自己。)齐读小节
引读反复句
师:这双流淌着温柔深情的眼睛是这样美丽动人。(出示最后一个小节,生深情朗读。)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评价:从他的朗读听出了什么?(高尚、敬佩)
2、出示人物图片,渲染总结,升华情感。(齐读第四小节)
(在“非典”病魔肆虐的日子里,多少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在别人避之不及时,他们却要零距离接触,被感染,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这品格真令人感动!因此人们称他们为“永远的白衣战士”!)齐读。
(五)朗读,升华情感
师:情到深处才反复,作者把所有的情感都凝聚在一个“啊”字和这个重复出现的语句中。……指名读,结合评价指导朗读。
四、朗诵诗歌,回归整体
1、总结:如果把“非典”比喻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最前线的就是这医护人员,他们虽普通,却与伟大一同永恒,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播放配乐,师生朗诵全文。
五、作业:
1、背诵诗歌;
2、以下二选一:
(1)推荐阅读《同步阅读文库》——《永远的白衣战士》
(2)我当小诗人,选择情境仿写诗歌一个或几个小节:
如:当病人不幸离世……
当从死亡手里抢回病人……
当病人痊愈出院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