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教案(一年级)滚翻单元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
小学体育课教案(一年级)滚翻单元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生能调动自己在幼儿园所学的滚动和游戏经验,做出3种姿势以上的前后滚动,学会变向接力跑的游戏,提高身体协调动作和平稳奔跑的能力,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教学内容
1.滚动与滚翻:前后、左右滚动 重点:多种团身姿势协调的前后滚动方法
2.游戏:趣味绕垫赛跑 重点:平稳跑步和变向
程序与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调动情绪
激发兴趣
3~5’
课堂常规(略)
原地左右转
自编操1~6节
小游戏
1.检查学生服装。
2.宣布本课内容,发信号带领学生练习。
3.提要求并带领学生练习模
仿操。
1.听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并认真练习队列队形。
2.听口令,进行模仿体会动作方法。
3.自己评价。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起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17~20’
滚翻与滚动:
1.各种左右侧滚动
2.各种前后团身滚动
重点:多种团身姿势的前后滚动
1.带领学生做好头、脖等部位的游戏类准备活动。
2.引导学生回忆和表演在幼儿园所玩过的滚动方法。
3.指导并参与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侧滚动和前后团身滚动的方法,提示学生观察教师滚动时身体的姿态。
4.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与互评,巡回指导,并及时提示滚动技巧。
1.与老师共同游戏,充分活动好相关部位,为滚动做好准备。
2.大胆说出和表演在幼儿园所学过的滚动方法。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我模仿练习。先练侧滚动,再练前后团身滚动。“将自己的好方法告诉全组的小朋友”
4.认真练习,相互评价,并不断改进自己前后滚动的方法,体验滚动的乐趣。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使学生通过自已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相互模仿与学习,做出3种姿势以上的前后滚动,为下阶段学习前滚翻打下良好基础。
调节内容拓展能力
13~15’
游戏:趣味绕垫赛
重点:跑步和变换方向保持平稳的姿态
1.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提示安全注意事项。
2.组织学生分组先曲线绕物慢跑一次,明确路线后,再进行快速跑的练习。
3. 组织和参与学生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
1.听讲解、看示范,知道游戏方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2.认真练习,体会变向时如何保持身体平稳,掌握变向绕物跑的动作方法。
3.能与本组小朋友团结合作,互相鼓励,争取比赛的胜利。
通过趣味绕垫赛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发展奔跑和变向能力。
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2~4’
1.自编放松舞
要求:轻松自然、动作舒展。
2.师生共同小结。3.师生道别。
1.放音伴,带领学生自编放松动作进行放松。
2.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收获,安排回收器材。
3.师生互评。
1.伴着音乐节奏,既可跟随老师的动作,也可自编自己喜欢的动作与老师共同边唱边舞。
2.与老师共同小结,互评学习表现,并回收器材,与老师再见。
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对学习情况小结。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一些滚动方法应用到生活中,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空间。
器材:录音机一台,磁带、光盘;海绵垫40床、纸篓四个;小黑板4个(根据加、减法计算的得数绕过相对应的垫子)
课后记载:今天上午与徐钰康老师交流了本课的教学情况,使我有茅塞顿开之感。他主要谈了以下几点:1.课前准备充分,能把自己的设想通过课堂活动充分展示出来 ,并及时作出调整,课堂效果很好。2. 探究多种团身姿势的滚动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体现课标精神。不但实用而简单,而且通过比较,为学生建立了一条新的思维通通,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着典型意义。3. 创新教案的表格设计是本课的一个特点,将教师的设计意图明确表述在教案上,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分解与完成。徐老师还建议:1.学生学会了3种前后滚动的方法之后,不妨再去扩展一下,引导他们去尝试,在高处跳下、意外跌倒状态下使用滚动动作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安全感。让学生觉得掌握好滚动的能力将会使他终身受益。2.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说出不同滚动动作的身体姿势,从而体验到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