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第五册教案5、它有多少
详细内容
课 题
5、它有多少备课日期 前学期的电脑备课上课日期 10 月 14 日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非正式的理具和正式的量具(量杯)测量容积的方法,知道量杯是测量容积的标准工具。 2、引导学生认识到量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测量是一种广泛运用的认识方法。 3、指导学生动手制作量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像能力。教学准备1、两个高低、粗细不一的杯子,量杯,小酒杯,水。2、透明塑料瓶,水彩笔,空果冻杯。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学习比较两杯水多少的方法。2、指导学生做一个小“量杯”。3、讨论: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测量的。4、教师总结结束本课。谈话: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关于尺的知识。今天,我们还将继续研究。(板书课题)(1)学生观察两个里面装有水,高低、粗细不一的杯子。(2)思考:杯子里倒入水的高度不一样,你能判断哪一杯的水多,哪一杯的水少吗?怎样才能知道它的多少?(3)学生讨论:比较两杯水多少的方法。(4)汇报讨论结果。重点让学生说出用小杯子量杯子里的水,就可以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5)学生实验。用小杯子量两只杯子里的水。汇报实验结果。(6)师生共同小结: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容器,比如用小杯子等,当作测量工具来测量水的多少。为了精确地测出水的多少,人们还发明了量杯。(7)出示量杯。让学生认识量杯就是杯壁上标有刻度的玻璃杯。教师介绍量杯刻度的读法。(8)学生学习用量杯测量、记录的方法。教师演示用量杯测量水。(边讲边做)我们以一量杯为一个测量单位,把要测量的水倒入量杯,看水有没有超过量杯的最高刻度。如果超过了,只要倒到最高刻度为止,把量杯里的水倒进另一只空杯子里去,再把剩下的要测量的水倒入量杯里,这样下去,直到把测量的水倒完为止。这时记下已经倒了几量杯,如果最后还剩下不满一量杯水,看水面在量杯的哪一刻度,看的时候,要注意眼睛和水面平视,用笔在这一刻度做个记号。然后再倒另一只要测量的杯子里的水。最后比较一下,各倒了几量杯,量杯数多的水当然就多。如果量杯数相同,再看量杯里剩下的水哪一只多,哪一只多说明原来杯子里的水就多。学生分组实验:用量杯测量原先两只杯里的水。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测量结果。看看是否和第一次用小杯子时测量结果相同。教师根据测量过程中发生的情况,进行小结。(1)看课文图片后,学生讨论做“量杯”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2)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准备材料:一只透明塑料瓶,一支水彩笔,一个空果冻杯,一个装水的大瓶。制作过程。用果冻杯做测量的单位(学生将果冻杯里的水倒进塑料瓶),在“量杯”的外壁写上刻度(用水彩笔在“量杯”的外壁沿水平面划线)。量杯做成后,量一量,一瓶饮料有几“果冻杯”。(学生观察倒进饮料的量杯水平面)(3)学生讨论,各人做的量杯不一样,量同一瓶饮料结果也不一样,这是因为各人所用的测量单位不一样。(1)看课文第20页5幅图。①用油泵计量器给车辆加油。②用电子秤售货。③温度计显示气温。④天平称物体。⑤秒表计时。(2)讨论:这些测量工具能测量什么?课后感受通过学生的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测量是如何开展的。学生对于测量较感兴趣,学习气氛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