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信息技术说课稿>三年级科学它们吸水吗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它们吸水吗说课稿

详细内容

三年级科学它们吸水吗说课稿
说教材:
《它们吸水吗》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的第4课时.本课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谁更容易吸水.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在四种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方法描述水滴的变化和材料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判断四种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第二部分:纸的观察.教科书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第三部分:造一张纸.这部分教科书是通过图片的方式介绍古代造纸的过程的.第四部分:我们来造一张纸.经历用废纸造一张纸的过程.
说目标:
(1),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说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说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说教法与学法:电教多媒体法,讨论法,实验法,比较法,引导探究法相结合.
说过程:
导入:
1,谈话:"我们在这个单元认识了几种常见的材料,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这些材料有些什么了解.我们来看几张图片,请说说图片上是什么物品,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
2,课件出示:用木头,白纸,金属,塑料做的物品.
3,现在张老师有件事情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课间,老师不小心把红墨水泼到了桌子上,请问,你将选择这四种材料中的哪种材料来擦干它呢 为什么 进一步追问:那其他材料就不吸水了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材料的吸水性.(板书课题:它们吸水吗)
二,谁更容易吸水
(一),猜想假设:
师: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四种材料,(出示餐巾纸,塑料片,铁金属片,木片各一片)你们认为这四种材料,它们的吸水能力有什么不同呢 小组同学讨论,进行猜测.
(二),师生共同实验,验证假设:
1,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2,设计实验:出示红墨水,滴管,我们请来这两位朋友来帮忙.
师:滴管可以控制水滴出的流量,轻捏滴管的红色部分,水就会吸到滴管内.
你们打算怎样去做这个实验 在观察和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1),实验的公平性: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2),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3),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实验完后,将滴管中的水排出,平放在桌上.
(三),教师演示实验.
(四),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五),学生汇报描述实验现象,思考交流.
师: 通过刚才观察的实验现象,你们发现哪些材料容易吸水 哪些材料不容易吸水 (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师:水到哪里去了
(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相机板书:不同的材料吸水性不一样.)
三,纸的观察
1,师:同学们认为吸水能力的强弱和空隙有关.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很多空隙,是不是这样呢 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纸吧.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工具和材料.(提供放大镜和餐巾纸.)
2,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
师:同学们可以将纸撕开,看看纸里面有些什么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并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师:刚才大家观察纸,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像线一样很细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同学们知道纸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吗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古代的人是用什么原料作为造纸的材料
师:为什么要用木头,鱼网,草,竹等材料来造纸,而不用铁片来造纸呢
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那么现在我们是用什么原料来造纸的呢
(出示一包餐巾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纸是由什么原料制成的 实物投影包装袋上的说明:100%原木浆.这说明纸的原材料是植物.原来纸的纤维是来源于植物.
师:我们生活中用完的纸,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回收利用,再生纸.)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出示老师制作的再生纸,还可以在上面写字.
师:我们在课堂上造纸可以用什么原料呢
怎样把用过的纸做成再生纸呢
2,出示造纸方法.
3,出示浸泡好的纸浆,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师:刚才同学们造了一张相同的纸,在我们生活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纸.
学习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呢
2,小小设计师:请你课后设计一张有特色的纸.
说板书设计: 它们吸水吗
猜想
纤维
原料———纸浆———纸
火星小学"蓝青工程"汇报课师傅指导过程介绍
教材研究指导:
本课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谁更容易吸水.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在四种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方法描述水滴的变化和材料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判断四种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第二部分:纸的观察.教科书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第三部分:造一张纸.这部分教科书是通过图片的方式介绍古代造纸的过程的.第四部分:我们来造一张纸.经历用废纸造一张纸的过程.
教案设计指导:
本课让学生通过对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四种材料吸水过程的观察,比较和描述,产生关于"材料是怎样吸水的""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怎么会不一样的呢"等问题,并学着尝试去发现材料吸水性与它们构造的关系.然后通过进一步对纸的观察,造一张纸的活动,认识到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正是这种构造方式,在纸张的纤维之间有许多空隙,所以容易吸收,渗透水分;不同的物质组织间的空隙组成就造成吸水性的差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的构造相关联的.
教学过程指导:
本课共有四个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谁更容易吸水
让学生通过在四种不同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方法描述水滴和材料的变化,并以此判断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可以尽量压缩时间.
第二部分 纸的观察
通过用多种方法和借助放大镜对纸多角度的观察来描述纸的特性.重在发现纸的纤维结构.
第三部分 造一张纸
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法造纸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
第四部分 我们来造一张纸
经历用废纸造纸的过程,了解纸的构成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造纸过程中压平的过程是不能忽略的过程,不然造出的纸就不结实.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验探究时间.
二次听课指导:
整个教学大框架没有什么问题,环节也比较清晰,重点部分也比较突出.但是课堂容量大,感觉时间不够.三年级的学生,要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教学的设计上还要增强一些趣味性,并适当运用一些激励的语言.
指导总结:
我们就是要灵活地使用教材,教材分为显性教材和隐性教材,显性教材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所展现的内容,而隐性教材需要教师去细心挖掘.
火星小学"蓝青工程"汇报课教学反思
对教材处理的反思
木头,塑料,金属四种的吸水能力的比较是学生的已知知识,没有必要花太长的时间来让学生来探究.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的确没有必要花这么多的时间来讲的,应该重点讲些他们未知的,这样他们的探究的兴趣会更加浓.
对教学环节的反思
本课让学生通过对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四种材料吸水过程的观察,比较和描述,产生关于"材料是怎样吸水的" ,"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怎么会不一样呢 "等问题,并学着尝试去发现材料吸水性与它们构造的关系.然后通过进一步对纸的观察,造一张纸的活动,认识到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正是这种构造方式,在纸张的纤维之间有许多空隙,所以容易吸收,渗透水分;不同的物质组织间的空隙组成就造成吸水性的差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的构造相关联的.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纸是最常见的重要物质,但对于学生来说,纸虽然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最容易被忽略,因此纸的研究主题能够引起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关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估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教学方式,多角度,多纬度地来认识纸的基本性质,也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好铺垫.
对学情把握的反思
学生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植物,动物)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本单元的内容——物质世界,并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纸作为研究物质世界的切入点.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三年级学生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纸和衣服很容易吸水,木头也能吸水,塑料和金属却不太能吸水.学生们也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表达不准的现象,让学生意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构造相关联的.
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反思
对生成情况处理的反思
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删减,对材料进行了改进.第一个环节选择了现象更加明显的材料;第二个环节我直接让学生撕纸,进行纤维的观察,引出古代蔡伦的造纸术,介绍造纸的过程,使学生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学生建议利用我们刚刚撕碎的废纸来展开我来造一张纸的活动.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对这节课,学生学蔡伦造了一张纸,孩子们是非常开心的!这可以从他们灿烂的笑脸中可以得知.
火星小学"蓝青工程"汇报课评课记录
专家(组长)点评
1,教学准备充分,教学环节清晰.
2,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3, 课堂导入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才能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4,对比实验要注意尽量控制好相同因素.
5,要善于引导学生能够层层递进的进行科学探究.
6,科学实验探究要努力做到:"放得开,收得拢".
7,科学教学要重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组内教师点评
课堂容量大,要合理把握好时间.木头,塑料,金属四种的吸水能力的比较是学生的已知知识,没有必要花太长的时间来让学生来探究.造纸的过程可以考虑不用教师演示,可以用课件图片提示和教师讲解为主,以节约时间,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亲自动手来造一张纸,使学生有充足的实验探究时间.
其他教师点评
课堂教学准备充分,通过改进,自制教具——抄纸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课堂板书设计书写工整,美观.
3,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4,渗透了情感教育:节约纸张,节约资源等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