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印刷材料技巧>油墨细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下)

油墨细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下)

详细内容

2.刮刀
  刮刀精度:刮刀两刀口平直度 0.002mm。
  为达到刮刀平直度指标,有些生产商把刀口磨成与刀身垂直的小平面。这种刀虽然平直度达到指标,但检测中只有刀口完全垂直时能刮墨,其他角度均不适用,严重时根本刮不净槽两边平面上的油墨,也就是那种满堂红刮刀。使用这种刮刀无法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刮刀刮墨应是垂直握刀刮下,这只是目测垂直。具体操作中总有一定的误差,理想的刮刀边缘磨成15度弧线,以避免这种误差,一般来讲弧度越小,刀越锋利刮出的细度越低(细),反之亦然。
  油墨行业对刮板仪准确度要求甚高,而刮板和刮刀均会引起测量误差?如何能后到准确的检测结果?我们可以采用匹配法解决这一难题。
 o微米数偏高的刮板与弧度偏小的刮刀匹配。
  微米数偏低的刮板与弧度偏大的刮刀匹配。
  匹配后的刮板细度计与公司质检中心在国家计量检定所检定的刮板细度计对比校正,如果不合适更换刮刀或刮板直至合适为止。
  如具备磨刮刀技术,也可通过磨刮刀使对比的刮板细度计与标准乱板细度计细度值基本相同。
  二、所用工具器材的影响
  1.调墨刀
  调墨刀平面应光滑,最好用压延、抛光的,粗糙的刀表面会存留油墨,另外刀口最好磨成与刀平面成30~40度角,平直度1m,这样的刀口才能在玻璃板上刮净油墨,每次擦时才能擦净。
  2.擦拭用品
  刮板仪每次用前要擦拭,操作中要擦拭,一般用软棉纱蘸少许溶剂,如果棉纱不干净,留下尘埃或掉毛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现有一种工业用纸,这种纸蘸溶剂擦拭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3.稀释用六号油
  六号油作为胶印油墨的稀释用油,目前需采用滤纸过滤至细度7.5m 除去机械杂质。如果六号油仅因为稍有聚合而变粗,也可采用加热法达到细度要求,试想如果六号油本身就粗,那么您的油墨细度还好判断吗?您可以在工余时间准备出一小瓶备用。
   三、操作方式的影响
  1.取墨样
  胶印油墨表层因氧化而结膜,取墨时应先除去表面干皮,取四个位置的墨,使之具有代表性。将所取的油墨在玻璃板上调动15次,往返为一次。取其中的一小部分,例如0.3ml各用。
  2.用六号油稀释
  根据该墨的流动度,确定加油量。应注意的是不要把油一次全加进去,随加随调,将墨调匀。如果一次全加入会形成墨块,看上去像大颗粒,另外油墨基本调好时应将刀擦净再调,尤其对红墨、蓝墨极为重要,刀上有未调匀的墨像是大颗粒,影间检测结果。
  3.刮墨时刮刀应尽量垂直。刀向后倾斜所得细度值偏小(细),向前倾斜所得细度偏大(粗)。刮墨时双手用刀要均匀,不偏重一边。
  4.刮墨后应立即将刮板仪表面以30 度角斜对光源观察,30秒内迅速确定集中点、集中点上一个刻度范围内的颗粒数以确定细度值,观察时必须快而准。
  5.对一个油墨,如果要测定的项目不是一项,那就先测细度,以免测其他项目时将墨污染。测出细度,刮颜色片及测着色力,而后再做其他项目。
   四、其他影响因素
  1.检测细度的环境要保持无飞尘,棉纱等辅料应事先准备好,溶剂过滤好。环境温度不能太低,习惯上所说检测细度与温度、湿度无关的观点欠妥。最好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检测。
  2.观察细度的光源最好是标准光源,如不具备条件,光源亮度应适宜,并用放大镜辅助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