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印刷材料技巧>印刷新材料转镭射卡纸(上)

印刷新材料转镭射卡纸(上)

详细内容

烟标 红河精品88 所使用的纸张就是下面所要介绍的新型材料OPP 膜转移镭射银卡、PET膜转移镭射银卡(在此之前南京灵山世纪缘烟标也有生产过,但从技术、品质、产量上来看都不是很成熟)。

OPP 膜、PET 膜生产出来的转移镭射卡可以称得上是烟标环保材料之中的新型佳品,既满足了当前行业生产复合镭射纸张的镭射防伪效果,同时也在印刷环保材料的开发历程中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无论是纸张制造的生产工艺,还是胶印制作烟标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的改进、融入了新的元素。

基本制程

转移镭射银卡的基本制程分为:影像处理与制版、电铸与拼版、微压、镭射加工四个步骤。

(1)影像处理与制版主要是通过光学原理将所需光柱图案进行快速拍照,在光阻玻璃版上涂布1.5 ~2m 的光阻剂( 可事先准备好),依设计图案进行镭射曝光,用显影剂将未镭射曝光的光阻剂清洗掉留下光刻纹路。

(2)电铸是将显影过的光阻玻璃母版表面喷银使之导电,再将电铸银版放入电铸槽电铸成为线母版( 厚度约为300m) 的过程。拼版是指利用拼版机将小版拼成大版, 再重复5~ 7 次的程序做成一张大母版。

(3)微压通常分为硬压、软压、UV 固化和复合成型。硬压的主要特征是先镀铝后压花,压力辊硬度较高、压力较大;软压的主要特征是先压花后镀铝,压力辊硬度较低;UV 固化是在模压的同时将UV 树脂固化,以使纹路定型;复合成型就是用以上述4 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相互共用,但通常效果不佳,很少用于正常生产中。

(4)镭射加工分为涂布、转移和分切。涂布是对材料的镀铝面或膜面进行特殊涂布;转移是指OPP 膜、PET 膜通过真空蒸镀铝机将铝、银、硫化锌、氧化硒镀在膜面上,将镀好的膜面与转移底纸通过转移胶水进行复合再剥离,使膜面的铝层完全转移到纸面上;分切主要是依据客户所需要的宽度、长度进行分切。

产品优势

为什么OPP 膜转移镭射银卡、PET 膜转移镭射银卡称得上是印刷行业纸张环保产品的新型佳作呢?主要是因为转移镭射银卡是通过膜面已蒸镀好的铝层、转移胶水进行复合再剥离的,膜面上镀铝层的图案完全转移到纸面上,形成了素面、光柱镭射效果,将不容易进行自然分解的OPP 膜、PET 膜剥离出来,与复合光柱镭射纸(复合光柱镭射纸是由纸张与OPP 膜、PET 膜通过胶水复合而成,有塑料膜不易分解)有着明显区别,转移镭射银卡纸完全可以自然分解成有机物,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没有什么影响。

难题突破

通过上述的生产工艺,一张张转移镭射银卡纸就这样制造出来了。

其他不同颜色的卡纸通过蒸镀不同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生产工艺与银卡大概相同。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膜压版辊的影响,成品镭射纸会受到版距的制约(目前行业内还无法生产出无版缝线版材)。那么,如何使版缝线做得更细呢?劲嘉集团下属公司中丰田光电科技开发出了布纹光柱OPP 转移膜、无拼拼版线转移镭射卡纸。同时用OPP 膜与PET 膜制作转移卡纸,OPP 膜制作的转移卡有更好性价比,通常OPP 膜纸张比PET 膜纸张价格每吨要低400 ~500 元,对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中丰田光电科技还开发定位专版光柱转移镭射银卡,烟标阳光娇子上的小熊猫图案就是应用定位专版光柱转移镭射银卡。

生产要点

转移纸在胶印印刷中要注意几点:转移纸在胶印印刷中容易掉点、拉墨;转移纸容易出现纸亮度偏高或偏低,较难控制;转移纸难与一般UV 油黑相匹配,容易出现印刷暴色现象;转移纸色差明显,需在印刷过程不断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一种新型材料的开发成功还需要不断对生产技术改造与完善,同时应该非常认真细致地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控制。由于转移纸有着很严格的生产技术要求,尤其在转移膜新版制作、铝层的蒸镀、光柱图案的膜压、转移胶水的选用及其分切版距等环节上,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效果及批量生产的质量稳定状况。

单张纸给纸机发展与选择□ 齐福斌单张纸给纸机又称输纸装置、输纸器,所有的单张纸印刷机(如单张纸柔性版印刷机、胶印机、凹印机和丝网印刷机等)不仅都需要配备给纸机,而且单张纸印刷品质量离线检测装置和一些单张纸印后加工设备(如模切机、折页机等)也是必备的。

伴随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单张纸给纸机也有不少的技术创新。研究、分析这些新技术的特点,对于使用者、科研人员和制造商都是很有意义的。

单张纸给纸机主要有间隙式给纸机和连续(重叠)式给纸机。除少数小机器和装订设备配备的书皮给纸装置之外,基本上都采用连续式给纸机。这里笔者将着重介绍连续式给纸机的新发展。

1. 分离头新技术

传统的连续式给纸机的纸张分离采用分离头(分纸头),传统的分离头压脚都有吹风功能,而三菱新型给纸机分离头的压脚不带吹风,并采用4 个提纸吸嘴、4 个递纸吸嘴。据称,这种分离头对纸张的适应性比较好。高宝新型给纸机分离头的压脚也不带吹风,并称其工作过程中惯性比较小,适于高速运转。传统的给纸机分离头在纸张大小确定调整完成后都是固定不动的,但高宝的给纸机分离头可以上下浮动,始终与纸张表面处于规定的距离,称其可以大幅度提高纸张传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双张检测装置

传统的双张检测装置多采用机械式检测,当出现双张或多张时,机械式检测装置的某部分(如滚轮)产生位移,控制系统发出停机指令,停止给纸,已经进入印刷机组的纸张可以继续进行印刷。随着技术的发展,给纸机的使用范围扩大,承印材料日益增多,检测方法和装置也多了起来。表1 所示为目前常用的双张检测系统及其应用范围。

3. 纸张输送

纸张应该稳定、可靠地从输纸板送至定位机构。目前,纸张的输送方式主要有3 种。

传统的纸张输送过程中,输纸板上的毛刷轮和滚轮压住纸张,纸张在毛刷轮、滚轮和输纸带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到纸张定位机构。为了保证纸张平稳、可靠的输送,一般输纸板上有多根输纸带和多个毛刷轮、滚轮。为了保证纸张平稳、正确地输送到前规,各毛刷轮、滚轮对纸张的压力必须调整一致,同时各输纸带的张紧力和速度也必须一致。但这样调整比较麻烦,而且有时滚轮会将未干的印刷品蹭脏。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采用真空输纸带,于是便出现了真空输纸带输纸装置,如图1、图2 所示。图1 所示为2 根真空输纸带,不用滚轮,少数产品有时在纸边上采用毛刷轮辅助输纸。这种输纸方式要求2 根真空输纸带的速度和吸附力保持一致,以保证纸张平稳输送。图2 所示为采用1 根较宽的真空输纸带,可以解决2 根真空输纸带可能导致纸张输送失衡的问题,但在纸张幅面很大时也可能出现问题。

4. 纸张缓冲机构

为了保证纸张高速运动定位的准确性,纸张在接近前规定位机构前一般需要降速。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压纸轮、吸嘴使纸张降速,或前规有2 个位置,即纸张到达前规后前规再稍稍后退最后定位。另一种方法是前规装置设有一个缓冲挡规,纸张到达前规前,先到达缓冲挡规,由缓冲挡规引导纸张到达前规。由于缓冲挡规向前运动的速度由高到低,使纸张逐步减速,到达前规时纸速已经大大降低。新的高速机多采用真空负压缓冲办法,在输纸台板下面设有1 ~ 3 个负压腔,每个负压腔的真空度都可单独调整,通常是3 个负压腔的真空度依次加大,即靠近前规的负压腔吸力最大,每个负压腔的具体真空度取决于机器速度。一般纸张到达前规前,纸速可降到机器速度的65%,以防止纸张冲击前规而造成反弹,保证定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