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第二个家——环境(一)
详细内容
学期初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学习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真是有很大的感触,在年级组学习的时候,认真的听、读了保教管理指南。《指南》总共由三大章组成,分别是:第一章——课程管理;第二章——保教常规管理;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每一章中的内容也非常的符合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下面谈谈我学习第二章第十九条后的体会:
第十九条 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需求以及教室空间布局等实际情况,在师幼互动中共创个性化班级小环境,使环境成为幼儿展示创意、与人交往、获得认同的重要场所。关注主题环境和活动空间的利用,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家长资源、生活资源,创设适合本班幼儿自主活动的区域环境,将班级环境(区域环境)与教学主题有机融合。
体会一:班级特色因班级小环境的创设而彰显个性
阅读区是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的重要场地,我们班就是以阅读为特色的,瞧,我们的小图书架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种图书,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指偶、头饰等。丁竹是一个很活泼的小女孩,以前对图书不感兴趣,经常拿着图书当汽车方向盘在教室里乱跑,我阻止了无数次可她还是我行我素。阅读区里我们自制了许多小图书,当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坐下来共看一本书,请小朋友找一找和老师一样的物品时,小朋友开心的笑声吸引了她,丁竹也坐到了老师的身边,拿了一本书耐心地一页一页翻开,寻找和老师一样的图片。
现在幼儿对图书区很关注,这里也是最有秩序的。幼儿们知道看书要一页一页地看,他们能区分书的封面和封底,能和小朋友一起看,基本能掌握书本的内容。大多数幼儿都能做到按兴趣去选择图书,在安静的状态下完整阅读,阅读时间也延长了。
体会二:自主活动因区域环境的创设而井然有序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的,带有小组活动性质的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交往能力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我们在班级中开设内容丰富的区域活动,并投放适当的活动材料供幼儿在活动中使用、探索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