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活动学习小结>大班泥工特色活动总结(一)

大班泥工特色活动总结(一)

详细内容

范丽嬿

玩泥是孩子的天性。苏姆霍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泥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他们将心中美好的事物通过泥工的制作,以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思维产生兴趣和冲动,在兴趣和冲动中开始了创作游戏。他们通过游戏泥土,将天真浪漫、粗犷豪放的造型带入自由创作中,用橡皮泥这种媒介,记录对生活经验的感受,获得情感的发泄,自由创作的快感,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幼儿智慧大门的钥匙,这便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泥工创作活动的意义所在!泥工特色活动开展了一学期,在这期间我们始终把培养孩子捏泥的技巧及想象力创造力放在首位,我的收获是: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1、实际出发,单个成形

从生活中最熟悉、最简单的物体入手,让孩子掌握单个形体的基本捏法。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尽量把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物体安排在同一个主题单元里进行练习。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分析比较练习后,不但让孩子比较方便地掌握了同一类型或相似类型物体基本捏法,而且也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利用儿歌的形式把塑造形体的步骤、要领说出来,从语言感知——形象思维——具体行动,训练手部技能技巧的发展。如捏鲤鱼时,我用这样的儿歌来引导:搓个大圆做身体,片片鱼鳞剪剪剪,前面再来剪一刀,鲤鱼张开小嘴巴。搓个小圆压压扁,拿把剪刀剪一剪,身体放在尾巴上,我的鲤鱼做好啦。

2、由简到繁,多个组合

一开始的活动内容可以选简单点的,如二指捏做腊梅花,搓圆、压扁、再用二指捏的方法固定到树枝上,看着枝头绽放的花苞,大家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也激发了他们下次活动的兴趣。然后逐渐开始进行平面造型,如:小松树、大熊猫。也可尝试进行简单的立体制作如:螃蟹、企鹅、鲤鱼等。

3、多讲评,多办展览,多参观

孩子喜欢显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活动成果出自于自己的脑和手,是自己的创作。自己的创作最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使他们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因为成果展评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过程,当然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孩子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要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得到他人的赞许。我就采用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等形式,挑几件有典型缺点的作品来,让大家一起来讲评,一起来谈谈对这些作品的看法,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更应给予大力的鼓励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