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回归自然和生活的教育(一)
详细内容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核心观点是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为目的,而且倡导"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提出了"一切为创造,创造为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号召。"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在教学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他认为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其涵义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幼儿会做。" "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幼儿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可见,陶行知非常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
第一、要让幼儿玩。"玩"是幼儿时代最主要的生活实践,是"做"在幼儿时代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孩子的游戏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游戏活动可以满足幼儿自我发展的需要。区域活动中,总有一些孩子在那里兴致盎然地照料、观察、交流、讨论、记录,幼儿为兔子带它爱吃的食物,探究过灰兔的眼睛为什么不是红的,讨论过蜗牛的食物,为什么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亮亮的线?龙虾好久没吃东西为什么不死?螃蜞和螃蟹哪里不一样?科学区里,孩子们天天都有新发现:我的手电筒怎样亮起来?为什么指南针总是指向南方?叶子里也有水分的……户外游戏时,孩子们玩起纸飞机的时候,发现了:"为什么有的纸飞机飞得快,有的就飞不起来?""为什么纸飞机掉在水里就烂了?""纸有多少种呢?""纸是怎么来的?"……幼儿对"纸"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欲望,于是知道了因材料不同"纸"有千差万别,孩子还知道了纸的厚薄、软硬、不同用途;孩子们都保持着浓厚的探索兴趣,而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和作用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和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实践证明:大部分幼儿喜欢课堂游戏。因为游戏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快乐,游戏把他们带到了一个轻松的知识王国,使他们的身心完全投入,教、学、做达到了合一的效果。
第二、要让幼儿去实践。手脑并用的"做"意味着广泛的实践。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幼儿理解、记忆、思维、运用的能力。操作探索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应有意识的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幼儿有意识的运用视觉、嗅觉、触摸觉等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发现问题,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去多方面把握事物的整体属性,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科学实验"给鱼缸换水"中,幼儿想了很多办法:有的用针筒把水吸出来,有的用杯子把水舀出来,有的用海绵析出来有的幼儿还用泡沫板看看能不能把水吸出来……幼儿尝试了好多办法,虽然有的方法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失败的,但我没有马上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假设是对是错。如有一个幼儿刚开始用一个四周有一些小洞的小盆舀水,结果水洒了一地。如果是以往,操作到这里一定结束了,因为预测失败。但是现在,我则鼓励幼儿继续思考,探究,因为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