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主题中家园共育实施的经验前置策略(一)
详细内容
陈鹤琴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正如《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要有效达到家园同步、共育、同构,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形式来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对话、一致、互补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艺术主题《秋之彩》活动背景: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还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秋风中,一片片树叶儿随风飞舞;花园里,红的、粉的、黄的、白的、紫的菊花儿朵朵绽放……
带领幼儿观察秋天树叶的形状、颜色,摸一摸秋天的小树叶,收藏并进行树叶艺术制作、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等。欣赏"菊花"的色彩斑斓,以多种艺术形式来感受、表现菊花,如画画、做做、演演、跳跳等。
为了让我们的艺术主题活动能发挥出它的艺术价值,让孩子真正地从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前期的经验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前期准备除了老师预先带孩子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谈话、观察、探索等活动以外、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也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研究,采取"艺术主题中的经验前置策略",发挥家园合作的有效性,提前丰富幼儿的主题经验、激发幼儿对主题学习的兴趣、提前让幼儿感受主题的艺术等,为艺术主题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前期铺垫。
一、走进大自然,欣赏秋之美
家长配合:
1.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观察各种各样的树叶,感受树叶静态和动态的美。
2.带幼儿去菊花园欣赏菊花。引导幼儿讲述菊花的颜色、形状等。
大自然是秋天最美的写实,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晴朗的周末,爸爸妈妈牵着宝贝走进大自然。爸爸妈妈指着千姿百态的树叶儿,和孩子说着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引导孩子摸摸树叶的真反面,感受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秋风中,小树叶时而随风飞舞,时而沙沙作响。林间小道,树叶小路婉转蔓延,大手牵着小手,走上树叶小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路走下去,仿佛一首树叶交响乐,欢快极了。如果大象、小兔等也来走树叶小路,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了树叶的静态、动态之美,对秋的美有真实的体验,也充满奇妙的幻想。
再如,爸爸妈妈带孩子游"菊花园",菊花园中绚丽多彩的菊花,红的红,紫的紫、粉的粉、白的白;有的花瓣儿像松针,有的宛如妈妈的卷发,有的像一把小伞;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亭亭玉立,有的身姿摇曳,有的朵朵簇拥,美,很美!孩子兴奋的穿梭在花丛中,轻轻地抚摸花瓣、低头闻闻花香、微笑着与花儿合影、快乐地和花儿一起舞蹈……这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的愉快经历,不仅赏到了秋菊的绚丽多姿,镜头下还留下了许多个快乐的瞬间。
无论是赏树叶,还是赏菊花,孩子们走近秋天,与大自然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孩子们收获眼底的是美:形态、颜色的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丰富了幼儿对秋天美的感知、激发了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也增进了亲子之情。
二、亲子合作,表现秋之美
家长配合:
1. 利用不同的树叶,和孩子一起制作树叶贴画。
2. 和幼儿一起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菊花。
周末休息或者晚餐后,拿出之前捡回的各种各样的树叶,和宝贝一起将这些树叶进行拼贴,制作树叶贴画。制作前,和宝贝一起看看这些大小、形状不一的树叶,说说像什么,想象可以用这些树叶制作成什么:动物、植物、小船、小桥等。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