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儿奥尔夫教育>走出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误区(一)

走出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误区(一)

详细内容

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容易走入两大误区:其一,在基本概念的理解上,误解“即兴”或盲目追求“即兴”,过分强调快速反应,忽视基本功练习和伴奏谱写作;其二,在教学内容上或割裂演奏、创作、声乐等基础内容。走出两大误区的关键是首先认识到“即兴”并非不要准备;其次,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师范生——未来的音乐教师,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不应强调快速反应,而应鼓励和提倡扎扎实实的配写和练习;再者,教学不是万能的,有些东西——如“灵感”等——不属于教学范畴。
   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它也就成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为了本课程的教学能顺利进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立了一必列必要的预修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歌曲写作等作曲理论系列课程,还有钢琴、声乐等技能训练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基本上保证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所需要的演奏、创作、声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钢琴伴奏教学本身应包括那些内容呢?在音乐教育专业总的教学目标——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之下,它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到底一个音乐教师需要怎样的钢琴伴奏能力?
  一、“即兴伴奏”教学的理解误区、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的专著或教材中,大都认为即即兴伴奏是一种无须多少准备时间就能与歌唱者默契配合的创造性演奏活动,甚至认为谁的快速反映能力强,谁的即兴伴奏水平就高。可是,即兴一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于教师或未来的教师——师范生来说,是通过临时的构想,立即弹出太成熟的伴奏好,还是通过充足的准备,能按照适合本人演奏水平的最佳设计将歌曲的伴奏谱全部写好后再熟练弹奏出来更值得提倡?
  本文无意于对“钢琴即兴伴奏”概念的追根溯源,也承认快速反应确是一种重要的即兴伴奏能力,不过,本文提出的问题是:这种快速能力是否是音乐教师和师范生所必备的能力?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弹伴奏之前时间准备是否充分,而准备的充分于否应该以有没有时间准备为前提!对于目前的各种即兴伴奏比赛来说,因为比赛的需要,选手是没有多少时间准备的,但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恰恰是有充裕的准备时间。既然有条件,我们就没必要去强调和推崇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反应,否则就容易误导学生。
  诚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弹奏出高水平的伴奏固然好,各级比赛中考查选手的快速反映能力也是情有可原,但对于高师的钢琴伴奏教学来说,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教师,如果过于强调反应速度,很容易导致忽视配写和演奏基本功教学的错误倾向。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如果一味的让学生练习如何快速阅读乐谱的同时配置出和声和伴奏音型,必然削弱配写能力的锻炼和创造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