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儿奥尔夫教育>专家与您谈考级——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陈比纲教授系列专访之一(一)

专家与您谈考级——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陈比纲教授系列专访之一(一)

详细内容

专家与您谈考级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陈比纲教授系列专访之一
  我们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琴房中见到了陈教授,无需过多的寒暄,采访在娓娓而谈之中敞开心扉。话题就从钢琴业余考级开始:
  现在随着“钢琴热”的持续升温,家长们陪着孩子走上学琴之路,这无疑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同时,孩子都想通过考级来给予自己的学琴水平有个客观的评定,然而每次考级总有一部分学生没有通过,级别愈高未通过的比例愈大,技巧问题是未通过的普遍原因之一。陈教授说:“钢琴教学中的音阶、琶音、半音阶、属七和减七和弦琶音、双八度及双三度等技术型的练习,在钢琴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弹起来枯燥乏味,不易"立竿见影"地看到效果,以及认为多弹练习曲或乐曲也能有效的提高技艺等原因,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精湛的技术与完善的音乐表现是每个学琴者的愿望,然而,在教学中要如何去练习才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陈教授说:“我幼时的老师拉萨列夫告诫我每天应练习一小时左右的音阶、琶音。通过亲身的实践我受益是很大的。现在,我不但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上教授音阶、琶音,而且要求我的学生每天坚持一定量、一定时间的练习。这个练习可以为演奏者提供技术上的保障,长期坚持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考级而言,没有技术上的准备,表达不出东西,高的级别的曲目也弹不了。所以,音阶、琶音练习对于业余学琴的孩子来说是必要的,不能敷衍了事,每天坚持与其他的作品配合起来,练习几十分钟,不但手指灵活了,弹奏水平也会逐渐提高的。”
  另外,就考级而言,中国的孩子不是弹的太多而是弹的太少,钢琴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实用主义对考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以至于很多孩子把精力长期集中于考级曲目的练习,甚至除了考级曲目不再弹任何其它作品,钢琴的学习变的枯燥,乏味。这说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信心,而学生对自己的弹奏水平也同样不自信。其实,弹奏曲目和科学饮食的道理一样,一个人只有吸取多方面的营养才会健康。如果每天只吃同一道菜这样下去会出问题的,教师让学生花费大部分时间刻板的练习有限的曲目,通常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学琴的积极性。道理很简单,弹好考级曲目与整体弹奏水平的提高之间有联系,但两者并不等同。明白这一点对于钢琴基础教学来说很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舍弃一些重视枝节而忽略关键问题的作法,及时调整一些不恰当的教学环节。正确的作法是在考级曲目规定范围之外,教师应该有计划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横向多弹一些与所考级别程度相当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