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感体验策略的运用研究
详细内容
一、幼儿情感表现:
教师:菲菲为什么生气?
幼:表姐抢她的玩具。
幼:表姐不好。
教师:如果是你的玩具被别人抢了,你会生气吗?
幼:会生气。
教师:你会怎么做?
幼:我会去拿回来。
幼:我会告诉妈妈。
幼:我会哭的。
教师:这些办法都没用,你还是玩不到玩具怎么办?
幼儿沉默了好长一会儿时间,有一名幼儿说:"抢不回来就让警察把他抓起来。
二、教师分析
"人性本善"在与孩子们的谈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在捍卫自己权利时所采取的并不是很过激的想法。在故事中,菲菲显然是受到了委屈才生气的。孩子们在情感上是认同菲菲对于此事作出的反应,觉得菲菲该生气。由此,移情到自己身上时,孩子们都觉得自己会生气。至于生气后该怎么做。孩子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强悍的孩子会用自己比较直接的行为捍卫自己的利益;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则会依靠外界的力量,帮助自己;软弱胆小的孩子就会用自己的泪水表达自己的无奈与妥协。但是受道德的无形约束,孩子们的回答中都没有出现通过打人、骂人将玩具抢回的现象。而警察在孩子们的情感意识中始终扮演着正义捍卫者的角色。
三、情感体验策略的运用:
当因为别人的不良行为引起自己情感上的不悦时,该怎样排除自己生气或压抑的情感是本次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通过情感体验策略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策略一:依照孩子们的回答思路,照孩子们的意愿将情节逐步深入化。如孩子们说要去拿回来。那么我说:"好!我们就去拿回来。可是,表姐紧紧拿着不肯放。怎么办?""那就用力去夺。""表姐哭了,你又会怎么办?"孩子哑然了。
策略二:创设另外一个全异的想象空间,不在幼儿原有思路上打转。让幼儿在一种全新的想法下,逐渐释放自己的情感,感受到快乐。教师说:"反正是自己的玩具,什么时候玩都可以。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好玩的,去找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做。"教师:"除了玩玩具,你还喜欢做什么?"幼儿:"我喜欢看电视。""我喜欢看书。""我喜欢玩球。"教师:"那我们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用再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