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学习活动:什么部位可以吃(一)
详细内容
向阳幼儿园 范丽嬿
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中有"妈妈的菜篮子" 这样一个站点,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强调"幼儿园在课程开发和事实上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家庭等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在帮助幼儿建立"蔬菜"前期经验的过程中,我们指导家长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秋天的蔬菜。如观察妈妈的菜篮子、跟妈妈一起去买菜等,共同搜集关于蔬菜的各种知识经验。通过亲子间的有效互动,幼儿对自己家常吃的蔬菜有了较多地了解。为了使孩子们更充分了解菜场上丰富的蔬菜,我带领孩子们参观了菜场,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同蔬菜,在数一数菜场里有哪些蔬菜时,孩子们关注最多得是自己吃过的蔬菜,如:青菜、黄瓜、西红柿等。教师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幼儿经验整合提升的引领着。所以今天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什么部位可以吃",目的是将幼儿已掌握的蔬菜经验加以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得以提升,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1、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尝试进行分类。2、乐意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活动的重点是: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尝试进行分类。难点是:认识并区分地上茎和地下茎。
活动的一开始。我用情景导入,鼓励幼儿来当厨房小帮手,从幼儿园的厨房说起,自然地引出蔬菜这个话题,大家围坐在一起,讲一讲自己喜欢的蔬菜,为什么,既是经验的回顾,也是知识的互享。
第二个环节是选菜,主要是引导幼儿根据蔬菜的不同食用部位尝试进行分类。再将分类的结果综合到统计表上,引导幼儿在探索中主动学习。这个环节我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方式。《课程指南》指出:要求幼儿"体验人与人交往、合作的重要与快乐,尊重他人的需要。大班的孩子已有了一些合作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创设一些幼儿能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让幼儿懂得共同完成一个目标或一件事,必须分工合作、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才可以共同成功。
最后一个环节是摘菜,进一步巩固"什么部位可以吃"的生活经验,体验做厨房小帮手的快乐,同时,也加深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整个活动一直围绕着"厨房小帮手"这条线索展开,激发了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兴趣。在活动中幼儿从说说自己喜欢的菜到合作选菜,以及动手摘菜,培养了幼儿的参与意识,同时享受到了集体劳动的快乐,锻炼了多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