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小衔接>激发孩子上进心,朝目标攀登

激发孩子上进心,朝目标攀登

详细内容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说人都有上进心,都希望自己学业进步、事业有成、生活不断提高。孩子也是一样,都愿意在伙伴中出类拔萃,成为好孩子、好学生。孩子的上进心理,是奋发向上的动力。

家长不仅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上进心理,还要善于去激发、调动它,鼓励孩子不断向更高目标攀登。不妨来这里汲取一些经验吧。

一、从小树立内心偶像

孩子小的时候,多给他们讲一些伟人、名人故事;孩子有了阅读能力以后,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伟人、名人的传记。这样,他们就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像那些伟人、名人一样,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孩子这种潜意识,其实就是一种朦胧中的理想。他的这种潜意识越强,产生的理想就会越远大。一个从小就有远大理想的孩子,一定会是一个让父母很省心的孩子。因为他会自觉地以伟人、名人为榜样,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习上也自然会很努力,不用父母为他的多操心了。

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在上一个世纪,在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是被父母普遍应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无论时代多么变迁,孩子们依然是在崇拜英雄、模范和学习中成长的。家长不能因社会浮躁而放弃了这种教育孩子成人成材的办法。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发展下去会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从此出现断代,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思想就陷入迷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寻找身边的学习榜样

这个人可以是父母、可以是亲朋、好友、邻居、老师、同学中的一员,总之要是一个生活在孩子周围,孩子非常熟悉的人。这个人在学业、事业上是成功者,为孩子所佩服,孩子愿意以他为榜样。

这个榜样就生活在现实之中,就在孩子身边,他对孩子的影响会比伟人、名人的影响更具体、更实际。这种榜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如果他在年龄、身份上与孩子很接近,那效果会更好。

比如一些社区里的学习能手,一些获得奖励的同学和发明小制作的高手,都是相互学习的榜样。他们身上的特质和闪光点非常值得引发羡慕、钦佩乃至效仿的心理,并转化为切实的行动。这种钦佩化成了一种力量,化成了一种信心,让他们的学习态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学习成绩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抓住机会告诉孩子"你长大了"

孩子过生日、入学、升级、升学,都是极好的机会,要抓住这些时机热情地向他祝贺,不断有意向孩子灌输"你长大了,是大孩子了"的思想,同时对他提出父母殷切的希望。

这会在孩子心中植入一种奇妙的感觉,让他在内心中对自己提出一些新要求,并愿意努力去做好。有的孩子在上学前,对于上学有种既兴奋又紧张的情绪。如果家长能先领他去即将就读的小学参观一下,会对他产生很好的影响。如果借选购书包、文具等机会,让他参与意见,他更会意识到这是自己人生中一次重大转折,以非常神圣的心情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孩子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生活是不同的,可他们一般在升学前都不会明白这一点。家长在他们各阶段毕业前夕最好能带他去参观下一阶段将要走进的学校,让他们思想上有所准备。这会激励他渴望新的生活,并为实现进入某个理想的学校去加倍努力。

家长为了让孩子树立雄心壮志,可以收集一些各学校的信息,让孩子多了解一些情况。如果你希望他有勇气报考某个较好的学校,又怕让孩子感到有来自父母的压力,最好不直接说出来,而只是在茶余饭后"无意"地去闲谈,"借别人来说事",孩子自会"听者有心",但千万不要将自己意志强加给孩子。

四、鼓动孩子参加竞赛

每一次这样的活动也会像催化剂一样,成为孩子上进的新动力。孩子参加竞赛前,要帮助他做些必要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准备,要让孩子明白,名次不是主要的,重在参与,经历就是财富;参加竞赛后,不管是否能获得名次,都要帮助孩子认真总结,只要学到了新知识或发现了知识上的欠缺都应视为收获。

如果能取上名次,要告诫孩子不要骄傲,应当向更高层次努力,争取更好成绩。要注意的问题是如果是上交作品,大人只能提供建议,不可代劳。那样非但不能起到督促孩子积极上进的作用,还会让孩子学会弄虚作假。

五、不要挫伤孩子的"理想"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阶段,由于年纪小、涉世浅,在谈到长大要干什么时,会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今天想当老师,明天想当工人,后天又想当警察,完全没有一定的主意。如果再小一点的话,有时刚听了一个故事就产生一个想法。

大人既不能当真,又不能不去因势利导,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但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孩子想干的事是正当的职业、是做个好人,就要给予鼓励,并借机希望他为此做出相应的努力。切勿有意无意地打击和挫伤孩子积极性。

如果孩子的选择是错的,则要对他进行正确是非观教育,并认真分析这种认识的来源。如果是源于父母或家人的随便议论,那以后一定要注意。如果源于外界不良影响,一定要想法切断它。

六、父母皆是导师

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孩子很多方法简直就是父母的翻版。

如果父母在工作学习上不思进取,一天只知吃喝、打麻将,却让孩子要努力学习,一定要考上重点初、高中,这不大讲理,孩子很可能根本不听。反之,父母在工作上非常要强,虽然早出晚归,可能照顾孩子的时间少些,可是懂事的孩子也会努力上进,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父母让孩子好学上进,不断向更高目标冲击,自己首先要在工作、学习上高标准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