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角度分析铜铝连接管提高空调能效比(一)
详细内容
空调能效标准的入门等级将从原来的5级(能效比2.6)直接提高到2级(能效比3.2),该标准将于今年3月起实施。这就意味着届时能效比达不到3.2的空调将禁止销售。所谓能效比是指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称为能效比(EER),这是一个重要的节能指标。
一、制冷系统原理分析
制冷剂在空调管路系统中的流动路线是: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毛细管-截止阀-连接管(细)-蒸发器-连接管(粗)-截止阀-四通换向阀-储液及消声器-压缩机。空调连接管在系统中只是起到传输制冷剂的作用?答案是否定的。
将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冷却到低于冷凝温度的状态,称为过冷。带有过冷的循环叫做过冷循环。由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图可知,节流前液体的过冷度越大,则节流后的干度X就越小,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就越大。因此,使制冷剂液体过冷,对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都是有利的。低温、低压的过冷制冷剂液体是通过连接管(细)输送到蒸发器的,理想的状态是过冷制冷剂只在蒸发器中沸腾吸取蒸发器附近的热量,如果连接管(细)保温效果差,必然会提高到流向蒸发器中制冷剂的温度,减少制冷剂液体过冷度,从而降低制冷量,影响能效比。
理论上,压缩机吸气前的制冷剂气体应处于过热状态。在家用空调器中,是靠蒸发器的进一步吸热进行气体过热处理。在理想情况下运行,过热制冷剂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液击,还可以增加制冷量,提高制冷系数和单位体积制冷量,值得注意的是,吸热过热度越高,耗功也越高。吸气过热度分为有害过热和有益过热。有害过热是指在蒸发器之后吸取环境热量热产生的过热。它使制冷系数下降,冷凝热负荷增加,所以是不利的,即制冷剂蒸气在蒸发器至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粗)管道中吸取环境空气的热量而过热,这是蒸气所吸收的热量,不属于蒸发器中的制冷量,过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必然降低。
蒸发温度越低,则有害过热的影响越大,如R
制冷剂蒸气在连接管(粗)吸热造成的过热,称为有害过热。为了减轻有害过热,连接管(粗)需要包裹隔热材料,由于成本所限无法完全消除,经验表明,使用全铜连接管时,这种有害过热的温升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