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央空调效率指标IPLV/NPLV适用性的质疑与探讨(一)
详细内容
1.前言
ARI550/590-1998标准的推出无疑为各冷水制造厂家提供了一个检验产品性能的尺码,同时也为用户选购机组、评价机组的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该标准不仅包括了机组满负荷的性能参数,而且还创建性的提出了对机组部分负荷性能参数IPLV/NPLV。
然而这一参数自其提出起便引起了各制造厂家以及用户的广泛关注,NPLV/IPLV能否用来评估机组部分负荷的耗电已经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与质疑。本文将对此NPLV/IPLV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与探讨。
2.ARI标准中关于IPLV/NPLV定义
从ARI550/590-1998标准附件D中,我们可以发现标准对NPLV/IPLV的概念阐述IPLV/NPLV 的公式如下:
IPLV=0.01×A+0.42×B+0.45×C+0.12×D
其中:
A=机组100%负荷时的效率(COP, kW/kW,下同)
B=机组75%负荷时的效率
C=机组50%负荷时的效率
D=机组25%负荷时的效率
公式中的常数0.01,0.42,0.45,0.12 则是根据美国的一些建筑在不同的部分负荷时的运行时间制定出来的,用来评估100%,75%,50%与25%负荷的效率在IPLV值中所占的比重。
3. ARI标准的适用性质疑
NPLV/IPLV可以用来计算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时的运行费用吗?业界人士对此提出了以下几点质疑。
质疑一:NPLV值低的机组不一定省电,运行费用不一定会节省。
下面给出一个实例,表1为两台冷量为1758kW(500冷吨)的冷水机组来比较。
表1 两台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效率及IPLV值的比较
机组效率(kW/kW)
负荷
冷水机A
冷水机B
100%
5.16
6.84
75%
6.76
7.85
50%
9.25
8.21
25%
8.45
6.56
IPLV
8.06
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