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话题作文范文>游孙中山故居有感

游孙中山故居有感

详细内容

篇一:《观《孙中山故居》有感》

观《孙中山故居》有感

2011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45周年。8月22日,妈妈带我参观了坐落于上海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

故居有两幢小楼房组成,我们先来到前面一幢楼,是孙中山先生文物馆。文物馆里的布置是依照时间为序,共分8个部分介绍的。从中山先生幼年开始,逐渐展开的。文物以实物居多,包括报刊、杂志、枪械、徽章、旗帜、各类器皿等,还有大量的照片、图片,内容非常的详细。讲述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真可谓终日劳碌,几乎没有过过一日的清闲和安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为国家而活着。

文物馆中有一段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录音,特别感人。中山先生用他那广东腔很浓的普通话,慷慨激扬的说道:“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为什么我们从一个伟大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这么积贫积弱的国家呢?是因为我们睡着了,我们睡着了„„所以,我们全体中国人要醒,醒,醒!”

文物馆参观完毕,经过了一道小门,就来到了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原先居住的小楼房,这也是一幢三层的西式小楼,里面包括客厅、卧室、书房以及厨房,楼内陈列着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生前所使用过的家具、衣物、器具和书籍。听解说员说:中山先生生活向来十分简朴,全家即便是有客人来用餐,一日的生活费也不过一块大洋。就连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在日本结婚时所留下的物品,也不过是一张结婚照片和两套由友人赠送的碗筷,可见当时景象之“寒酸”!来到二楼的书房,书籍非常多,足足装了4只大书柜。很多是

英文或日文的书籍。在这里孙中山先生完成了《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并在此第一次会见中国共产党的代表。通过实地参观孙中山故居让我了解了这位国父的伟大。

走出纪念馆,再一次看到了那尊中山先生的铜像。我情不自禁拿起手机将它保存下来,并默默告诉自己要发奋学习,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侯宗爱

2011年8月22日

篇二:《征文-业务学习-探中山故里,访百年翠亨》

探中山故里,访百年翠亨

——游孙中山故居有感

循伟人足迹,探出生故里是从微观到宏观了解中国历史的好方法。在辛亥革命爆发101周年之际,我们拱北海关集中初任培训班一行98人随队探访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奠基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翠亨村。翠亨村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东南方,离市区约29公里。146年前孙中山先生诞生于此,给这个小村庄甚至全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天的翠亨村,已经成为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形成了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史绩展览、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展览、翠亨民居展示区、翠亨农业耕作展示区等多元化的陈列展览体系,再现了孙中山先生出生和成长的社会历史环境。才下大巴,培训班的学员们自觉地排列成了12列纵队有序进入,整齐划一的队伍也引起了围观群众的好奇,纷纷拍照留念。直面故居大门,右侧一座瓦顶飞檐,高余长,宽约两丈的大牌坊上,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赫然入目。再入内,则是岭南独有的浓荫蔽日,四季常青的榕树林。树林里覆盖着碧绿如茵的青草,周围花团锦簇,香气袭人。林东一幢赭红色的两层小楼,便是孙中山先生的故居。

故居是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监督制造的。翠亨村的房屋历来都坐西向东,而先生一改陈旧陋习,将新楼设计成坐东向西,尽管当时一些思想迷信的人摇头反对。孙中山还是不为所动,笑道:“空气流通,精神愉快,就吉利嘛。”房屋设计看去即科学合理,又美观大方。小楼屋檐正中,饰有光环,据说象征着阳光普照。光环下镶有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气势磅礴。整幢楼多达十几个相互对称的窗户,十几个对称的穹形门,楼房上下有走廊迂回沟通,此上彼下,虽左右旋转,却都回到起步之处。的确是空气流通且四通八达,视野开阔。也就是在这幢小楼中,孙中山曾草拟了《上李鸿章书》,主张以西方资产阶级国家为楷模。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希望清政府能以改良的方式强国富民。

孙中山曾两次出任民国总统,两任大元帅,但他的故居的房间里一直是那么朴素、简陋。缅怀先烈,流连忘返,庭院中孙中山17岁时种植的酸子树虽曾经被无数台风侵袭。却如同主人一般坚韧不屈,屹立不倒。默默的向我们传达着中山先生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他为了推翻封建制度,缔造民主共和国而奋斗一生,百折不挠,甚至临终前仍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叮嘱。孙中山先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其思想如日经天,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正如我们海关“忠诚公正,兴关强国”的精神一样,每每听及皆是振聋发聩,催人奋进,永驻我辈心间!

篇三:《[暑期征文]游玩“孙中山故居”》

[暑期征文]游玩“孙中山故居”

假期的一天里,我别样高兴!因为我们要去孙中山故居参观参观,长知见识!这个好消息一传到我们的耳边,个个都乐得一蹦三尺高!当然我们小孩子听到要出门去玩耍何尝不是如此地兴奋呢?二话不说,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等着出发起程咯!

中午大约一点,云淡风轻,阳光明媚。这岂不就是出门游玩的大好日子吗?于是,就分别坐在两辆小汽车内出发咯!我们一共十人:弟弟、爸爸、外公、姑父、舅舅、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当然还有我啦!因为高速公路通往目的地会比较近些,所以两辆汽车都飞速驰骋在高速公路上。一路上,我们谈笑风声,又不时向窗外美丽的景色而指指点点!我仰望着窗外悠悠飘动的云朵儿,真分辨不出是云朵儿飘的快,还是车辆奔得快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进入了伟人孙中山的故乡翠亨村,很快就到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我们下了车,拿着印着地图的门票后,就连蹦带跳地带着一份好奇与一份开心的心情,前来瞻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第一步踏进去,就点燃了我的兴致,对一切事物都十分好奇、新鲜!左看看,右瞧瞧,陌生的东西还要摸一摸、闻一闻!可为了不迷路,就按照地图所告诉的图标,来到了第一个景点。看见了孙中山小时候与父辈一同种下的寄生树呢!我刚开始还对寄生树一窍不通,可听了爸爸的讲解后就似懂非懂了。它的根部很别具一格,还能生长出不同种类的树苗来。我们看见的寄生树生长出三种不同的小树苗:榕树、无花果树、松树呢!在它的左边,还有一架至今未损的水车!它的制作材料还是上等的好树材制作而成的呢!

接着我们就漫步来到了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的左右两旁,立着两尊古朴精美的华表,上面雕刻着威武的蟠龙,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雄伟壮丽!一步进去,最先进入眼帘的是伟人孙中山的全身雕像,他的模样十分严肃庄严,又十分和蔼可亲。我们还和他合了照呢!一楼的大厅内,全是伟人孙中山的光荣事迹和资料。对了!孙中山最喜欢天下为公这一句话了!那可是我通过巧妙的地观察、发现出来的哦!上去二楼大堂,就是孙中山亲属后代的事迹了。正当我在津津有味的地观看时,爸爸就偷偷摸摸地在我后面咔嚓一声拍下了一张。这突如其来的一张,害得我根本未有注意,正在我眨眼之时就拍下了。哼,爸爸!那张消除!

然后,我们按照图标,来到了孙中山故居和翠亨村民展示区。满怀好奇心的我们知晓了以前的房屋是如此地陈旧,大多的用具都是用硬生生的木头制作而成的,家具就这么两三个,房子的面积不足十平方米!哪像我们现代这么舒适、美好的生活啊!热的时候有空调吹;想喝水时有冷饮喝相比之下现代生活太美好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哦!在故居里我们看见了孙中山养的一只千年老龟,总是悄悄地伸出小脑袋,在懒洋洋地缩回去,再顽皮地伸出来多有意思啊!真是人老心不老!

最后,我们还去了龙田和龙宛。龙田是展示以前耕种技术;而龙宛是现代无土培育技术。显示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桑基鱼塘、禽畜饲养区都是展现出现代的科技与农业一同进步!{游孙中山故居有感}.

这次游玩孙中山故居,不仅让我开阔视野,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伟人孙中山的知识呢!同学们,有空一定也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哦!

七村小学六年级:雪儿婷婷

篇四:《[暑期征文]游玩“孙中山故居”》

[暑期征文]游玩“孙中山故居”{游孙中山故居有感}.

假期的一天里,我别样高兴!因为我们要去“孙中山故居”参观参观,长知见识!这个好消息一传到我们的耳边,个个都乐得一蹦三尺高!当然我们小孩子听到要出门去玩耍何尝不是如此地兴奋呢?二话不说,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等着出发起程咯!

中午大约一点,云淡风轻,阳光明媚。这岂不就是出门游玩的大好日子吗?于是,就分别坐在两辆小汽车内——出发咯!我们一共十人:弟弟、爸爸、外公、姑父、舅舅、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当然还有我啦!因为高速公路通往目的地会比较近些,所以两辆汽车都飞速驰骋在高速公路上。一路上,我们谈笑风声,又不时向窗外美丽的景色而指指点点!我仰望着窗外悠悠飘动的云朵儿,真分辨不出是云朵儿飘的快,还是车辆奔得快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进入了伟人孙中山的故乡——翠亨村,很快就到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我们下了车,拿着印着地图的门票后,就连蹦带跳地带着一份好奇与一份开心的心情,前来瞻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第一步踏进去,就点燃了我的兴致,对一切事物都十分好奇、新鲜!左看看,右瞧瞧,陌生的东西还要摸一摸、闻一闻!可为了不迷路,就按照地图所“告诉”的图标,来到了第一个景点。看见了孙中山小时候与父辈一同种下的“寄生树”呢!我刚开始还对“寄生树”一窍不通,可听了爸爸的讲解后就似懂非懂了。它的根部很别具一格,还能生长出不同种类的树苗来。我们看见的“寄生树”生长出三种不同的小树苗:榕树、无花果树、松树呢!在它的左边,还有一架至今未损的水车!它的制作材料还是上等的好树材制作而成的呢!接着我们就漫步来到了“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的左右两旁,立着两尊古朴精美的华表,上面雕刻着威武的蟠龙,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雄伟壮丽!一步进去,最先进入眼帘的是伟人孙中山的全身雕像,他的模样十分严肃庄严,又十分和蔼可亲。我们还和他合了照呢!一楼的大厅内,全是伟人——孙中山的光荣事迹和资料。对了!孙中山最喜欢“天下为公”这一句话了!那可是我通过巧妙的地观察、发现出来的哦!上去二楼大堂,就是孙中山亲属后代的事迹了。正当我在津津有味的地观看时,爸爸就“偷偷摸摸”地在我后面“咔嚓”一声拍下了一张。这突如其来的一张,害得我根本未有注意,正在我眨眼之时就拍下了。“哼,爸爸!那张消除!”

然后,我们按照图标,来到了“孙中山故居”和“翠亨村民展示区”。满怀好奇心的我们知晓了以前的房屋是如此地陈旧,大多的用具都是用硬生生的木头制作而成的,家具就这么两三个,房子的面积不足十平方米!哪像我们现代这么舒适、美好的生活啊!热的时候有空调吹;想喝水时有冷饮喝„„相比之下——现代生活太美好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哦!在故居里我们看见了孙中山养的一只“千年老龟”,总是悄悄地伸出小脑袋,在懒洋洋地缩回去,再顽皮地伸出来——多有意思啊!真是“人老心不老”!

最后,我们还去了“龙田”和“龙宛”。“龙田”是展示以前耕种技术;而“龙宛”是现代无土培育技术。显示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桑基鱼塘“、禽畜饲养区”„„都是展现出现代的科技与农业一同进步!

这次游玩“孙中山故居”,不仅让我开阔视野,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伟人——孙中山的知识呢!同学们,有空一定也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哦!七村小学六年级:雪儿婷婷

篇五:《游孙中山故居》

游孙中山故居初青

孙中山故居是一代伟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生活居住过的住所。后人敬仰先生,将其住所辟为纪念馆开放,以资人们纪念和瞻仰先生伟大历史功绩。孙中山先生毕生奔走革命,行迹遍及全球,故而曾经生活居住过的故居纪念馆也有多处。2015年5月9日,我女儿全家带我们夫妇到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参观游玩。

女婿驾驶着自家小车从中山市市区出发至约需30分钟。我认认真真的参观了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我感慨万分......据参观资料表明: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其时距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和1851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不久,中国正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弱民贫。孙中山曾自述道:“文之先人躬耕数代。”他的祖父孙恒辉、父亲孙达成均为佃农。孙中山有同胞兄妹四人,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孙眉和姐姐孙妙茜,下有妹妹孙秋绮。一家六七口人挤住在一间长约两丈六尺,宽约一丈二尺的简陋的泥砖屋里,生活极其穷困。孙中山5岁时,年仅17岁的哥哥孙眉便被迫远渡重洋,到美国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谋生。尔后逐渐积累下一些资财,寄回侨汇,孙家生活才得以改善。孙

中山故居矗立的这幢赭红色的两层楼房,便是靠孙眉寄回的钱,由孙中山亲自设计并主持兴建的。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主要包括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和翠亨民居展示区三大部分。建立于1956年11月,占地面积约12万多平方米,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向海内外公众免费开放。大门入口左侧用中英文标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右侧则是孙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纪念馆园内高大的棕榈、榕树、紫荆、玉兰、相思等亚热带名木郁郁葱葱,浓荫繁茂,显得格外清净、幽雅,安宁和庄重。园内石墩上夹架一块巨大的原木牌匾,黄底蓝字宋庆龄手书“中山故居公园”。馆园的右侧为孙中山故居,于1885和1892年分两期建成,坐东朝西,为一栋青砖砌筑的两层小洋楼,阳台屋顶,每层均有走廊环迥,各饰以七个圆拱窗门。其外墙漆成赭红色,窗门及廊柱用白漆勾勒,栏棂镶嵌绿瓶,屋上正中饰有黄色光环,环下绘一飞鹰。楼房设有一道围墙,环绕出一个庭院。庭院内略有花木,其中南侧有一株横卧斜生的酸子树,据说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种子亲手栽种的,1931年被台风刮倒成此状,依然生机盎然。故居整体占地面积达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40平方米。围墙正门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6年10月18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牌匾,故居正门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牌,两侧挂有孙中山先生当年亲笔手书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

虽然从外观看,孙中山先生设计的这幢小楼洋味十足,进去方发{游孙中山故居有感}.

觉其实屋内中气盈然。中间是客厅,左右为厢房,青砖白缝,完全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首层正厅的镂空雕花隔扇和暗红的神楼,靠墙摆放的古旧的酸枝木椅,无不透露着岭南民居朴素的气息。客厅屏风上悬挂着一幅孙中山的油画像,屏风后是孙中山母亲的卧室。正厅南侧房为哥哥孙眉的卧室,北侧房则是孙中山的卧室。二楼中间与首层客厅贯通,两侧分别是书房和客房。各厅室摆放的木床、梳妆台、书桌、椅、凳、镜子乃至煤油灯均为孙家当年使用的原物,甚至按孙中山当年布置原样保持,虽大都斑驳陆离,相当陈旧,但依然可以让观众依稀想象伟人昔日在故乡的生涯。从1892年至1895年,以及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这幢自己设计建造的楼房里居住。他在这里为乡亲治病,研读古今书籍,探索民族真理,商讨救国方略,完成了从一个医生到革命家的思想转变过程。1894年1月,28岁的孙中山在这里写下了《上李鸿章书》,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宣称“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故居周围,保留有不少孙中山青少年时代活动的遗迹。其中庭院里有一口水井,据说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有一棵两百多年的大榕树,是孙中山儿时经常玩耍,听村里老人讲述太平天国故事的地方。有一座震裂了的石牌坊,依稀可辨“瑞接长庚”几字,相传是孙中山当年试验炸药处。此外,还有铜像、雕塑、警世钟、中山鼎等。中山鼎口径1866毫米,高1925毫米,铭文高59厘米,基座宽1912毫米,分别代表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年份、逝世时间、享年岁

数以及首任总统的年份。走出孙中山故居,便是翠亨民居展示区。展示区利用翠亨村的一些民房并复原仿建几间有不同代表性的清末民居,再现翠亨村清末民初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及民俗风情,以揭示孙中山出生及成长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使人们加深对孙中山这一伟大人物的了解。{游孙中山故居有感}.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院内还有一幢现代化的建筑,名为孙中山纪念馆。主要展出孙中山先生大事年表及革命事迹,孙中山家族世系和亲属后裔,学说理念和书籍墨宝,展品中不乏弥足珍贵的遗物、文物、照片、藏品、录音、录像,听说大都是在华侨、孙中山亲友故旧等人士热心支持下逐步征集起来的。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馆中一尊如真人大小的孙中山铜像,以及墙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的题词、楹联,如“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天下为公”、“博爱”、“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后来居上”等。通过参观,可以了解到孙中山先生一些鲜为人知的家史家事,如除宋庆龄外,孙中山先生还曾先后有过三个伴侣:原配夫人卢慕珍,妾陈粹芬,日本籍妻子大月薰。以及除儿子孙科和女儿孙娫、孙婉三兄妹外,孙中山先生还有一位日本籍女儿宫川富美子。当然,展出更多的是宣传孙中山先生组织政党,倡导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政府,实行共和的伟大历史功勋,介绍孙中山先生“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以及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的民主治国理念。纪念馆还展示了孙中山先生弥留之际所签署的《总理遗训》以及《家事遗书》:“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游孙中山故居有感}.

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於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享年六十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断续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其数十年以天下为公,为国为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精神和伟大人格,足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赢得中华民族普遍共同的爱戴与尊敬。

以上是我们通过笔记整理而成。

2015.05.09.

篇六:《游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游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7月24日,我被迫“早起”后开始了暑假里少有的外出。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不是单单去发现的新店铺猎奇美食做“白老鼠”,而是为了去“完成作业”。事情的开始是这样的——寻找“关于辛亥革命”。于是这个周末里我便揣着相机盲目进发了。虽然一开始我们还笑谈说一些毫无营养的话打趣,可是将近下午时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却打断了这种兴致。等到这场雨刚停不久才又继续了这次的目的地的赶往。这场午后的雨扫去了些夏日的闷热,沿着道旁的梧桐树走,树木和叶片湿漉漉的,脚下的路也湿漉漉的。空气一下子变得清新很多。终于,我们来到了这次的目的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入口前要买票进入,写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字样的匾额挂在一栋老洋房的门口。而旁边不远的一处有一座国父孙中山的塑像——孙中山先生坐在一把椅子上目视前方。这里的几栋洋房的前后都有一个小花园一样的地方,而这里,入口处、就有几棵小树矗立在哪。{游孙中山故居有感}.

门口的保安似乎不是很有精神,微闭着眼睛一副打瞌睡的样子,不知是因为这场雨的来临,还是因为人员稀少?我步入这栋老洋房,开始四处打量,(其实是想赶快找到能拍下来的东西好快点了事的)不过馆内不容许拍照片,我的相机也只好暂无用武之地了。

这是一栋带着暗红与灰色掺杂的老洋房,周围还有几栋小房子,我们首先进入的就是那栋最先看见的老洋房。老洋房有三层,两边都有楼梯在楼的两侧。楼梯上的把手是新漆过的,还铺了红色的脚垫一直延伸来去。一楼有一些剪报,就笔记以及孙中山用过的物品展出。不知道为何,空气里总是有种酸味,于是有人告诉我“这是保存旧物品的味道”。几个屋子合理摆放着,每一件物品也都有讲解标示。在那里我看到了孙中山的亲笔书信以及佩刀和他用过的医疗器具。这才知道,国父原来是个精通医学的人。

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能含蓄的表现出孙中山先生的博学与能力。原因是他不仅仅字迹漂亮还别有特长,比如——设计服装。在一个呈长方形的玻璃展柜里我看见了一套孙中山先生自己亲自设计的中山装,暗沉的军绿色中山装似乎凸显出他并不高大的身材,可一旁的照片里却说不出的英挺,也许这就是领导人的风采。我仔细的凝视一旁稍有磨损的手杖、生满锈迹破损的军刀、医药包,总感觉就像是可以看见它们当初被使用时的场景。楼的拐角处有一个就是放唱片的大喇叭,里面是孙中山先生的声音,旁边是对照着每一句话的荧幕。喇叭很久了,一句话里总是会有一两个字时发出故障似的“孜孜”声,话语间的停顿很多,并不是标准的普通话,但那种警醒却不能忽视,我忘记不了那最后的一句:“醒醒!醒醒!”

二楼与一楼一样,屋子与屋子相通,拐角处有荧屏播放纪念馆里准备的片子。至于三楼,很遗憾的被关闭了,楼梯口的“禁止通行”的牌子将我置于门外。于是走了几圈我也无心再看便到后院去了。后院就像是先前讲的一样像是个小花园,有草坪什么的,在这栋洋房的背后,也就是面对草坪的地方摆着几把椅子,不过那椅子可不是给游客坐的,而是这样房里当时的一部分。相信当时孙中山先生就是坐在这里。

当我造访另一栋洋房时可以一笔带过。因为那里只有一些家具和房间布置的还原而已。而且大部分地方还被挂上了“请止步”的牌子。我有点悻悻而归的感觉。什么也没有拍到。不过这次并没有白来!此时我的脑海里充斥着各种场景,那些老物件、那些讲解的历史、那显得娟秀的字迹„„这样的一个下午,有点湿气,有点充实,还有一点说不出的满足感。悲怆的是,当我随着三三两两的游人走到小花园时却足足的给蚊子们开了顿饱饭。

而最后我还是在小花园里拍照留念了,而我一开始“不纯”的目的似乎早已经不重要了。我就只是来到这个纪念馆,我就只是在这个满是雨水气味的午后来到这里,我就只是为了呼吸历史与自然的气息。

篇七:《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之参观孙中山故居》

思想汇报

——参观孙中山故居的感想

2012年5月20日,院团总是组织我们前往中山市翠亨村的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故居参观。尽管烈日炎炎,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热情。

中山市翠亨村位于中山市境东南部,与珠海市淇澳岛隔海相望,南连珠海市金鼎镇,是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孙中山先生是革命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他的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经验与教训,都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孙中山这面旗帜,是由孙中山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和贡献树立起来的,是一面革命的旗帜,一面振兴中华的旗帜,在整个中华民族,包括广大海外华侨华人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举起这面旗帜,无论对推进中国的革命事业还是革命胜利后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有望成为共产党的新生力量,我们必将不断强大自己,不怕挫折,不向困难低头,在伟大的建设祖国之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

以上是我的思想汇报,恳请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