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篇一】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爱因斯坦
第1页
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爱因斯坦
第2页
【篇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天涯中学吴秋丹
2、通过反复诵读和讨论,能说出“一棵树”的艺术形象以及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作用。
1.深情地诵读诗歌。
2.深入理解诗句。
1.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了解有关作者作品。
2.熟读诗歌。
3.观看微课,攻克疑难问题。
一、歌曲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节选)。许多歌手曾经深情地歌唱“好大一棵树”,现代诗人李瑛也自豪地吟诵《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今天,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现代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出示课题)
二、指导朗读,理解诗句
(一)在读诗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如何把一首诗读好?或者说,应该注意哪些要求?(生回答)
师概括并出示:1.字正腔圆;2.辅以技巧;3.读出感情
(二)生齐读:下面请大家根据这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了解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节奏情感的把握)
(三)师范读:同学们都读得挺不错,实际上还可以读得更好。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老师读完后,请你们都说一说,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你是从哪些诗句中得到启示的?
1.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自由讨论: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你是从哪些诗句得到的启发?
3.生回答,教师点拨。(朗读技巧、修辞手法、艺术形象等)
4.生再读诗句
三、探究诗歌主旨
1.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对这棵树的理解,然而,现实生活当中,有这样的一棵树存在吗?它会坚强不屈、会坦荡正直,会热心奉献,有吗?(没有)那么,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棵这么神奇的树,是想传达给我们什么精神呢?
诗人借助一棵理想化的树,传达了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全人类、全世界服务的精神品格,这种写法实际上是采用了象征手法。
2.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一棵树,再次深情地齐诵第二部分。(配乐)
四、结束语
其实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棵树,只要你们足够坚强勇敢,长存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老师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会长成一棵棵可做栋梁的参天大树的!
【篇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新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
3.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重难点
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设计思路
诗歌要以读会意,新诗更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它的内涵,切忌教师过多地肢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言人手,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结合自主学习卡,自主学习。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
1.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
4.理解“树”的形象。
三、合作学习
1.找出疑难问题,小组内交流。
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四、反馈交流
1.预习检查。
学生展示,师当堂纠错及评价。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
第一部分:总写“我”——“一棵树”的形象。
第二部分:展开想象和联想,表现“我”——“一棵树”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
第三部分:把激情引向高峰,表明死后变成煤炭,把“纯洁的光,炽烈的热”献给人间。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从理性上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
4.你能够说出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形象即“树”的形象。
明确:(“诗要塑造美的形象,以塑造人们美的思想感情、高尚的品质和美的灵魂。”在诗中作者借助想象给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美的灵魂的艺术形象——“一棵树”。)
(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
五、研读赏析
反复朗读诗歌,讨论完成下列题目。
1.本诗哪些地方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想象和联想是构成抒情诗的基础。诗人托物言志,借树抒情。他把树进行人格化和精神化,这些都是依靠想象。通过想象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更加丰满,光辉动人,乃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献身精神”本身是抽象的,但树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通过对树的描写,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
诗人由“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是由星星联想到耳环;“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由云霞联想到手帕等等。)
2.“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
3.如何理解诗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明确:(表现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渗透到“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为了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献给人间光和热。把诗人情感推向高潮,诗歌的内容也达到高潮。)
六、梳理巩固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及自主学习卡,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七、拓展训练
做课课练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若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
八、小结
诗歌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精神。
九、布置作业
1.品味诵读此诗。
2.完成课课练中的余下部分。
3.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我是一棵树我骄傲
环境为人民服务
\/
树-----志
/\
经历为人类献身
教后记:
【篇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第24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进行习作,学写诗歌。
3.品位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
教学设想:
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点拨。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投影:我骄傲,我是)同学们,请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并说说理由。
2.对学生回答稍作评价,导入本课:
我国当代诗人李瑛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吧。
二、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边读边思考:
(1)诗人通过想象,把“一棵树”塑造成怎样的一种形象?
(2)这棵树生长在哪里?它有哪些特点?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
3.学生讨论,交流以上问题。
三、品读课文,合作学习。
1.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2.(投影):
(1)、请展开想象描述出“一棵树”的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气质。
(2)、说说诗人借助“一棵树”的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四、研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1.引导学生品味诗歌高度概括的语言。
2.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品味、学习。
五、小结,引导学生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那么,“一棵树”在你心目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你是不是佩服它?自己想不想做“一棵树”呢?(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六、课外练笔:
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片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板书设计
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
我骄傲———我有美的心灵
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我是一棵树———社会主义新人
【篇五】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合集《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3.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重难点
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设计思路
诗歌要以读会意,新诗更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它的内涵,切忌教师过多地肢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言人手,理解“树”的艺术形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
教师导入: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结合自主学习卡,自主学习。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
1.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
4.理解“树”的形象。
三、合作学习
1.找出疑难问题,小组内交流。
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四、反馈交流
1.预习检查。
学生展示,师当堂纠错及评价。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
第一部分:总写“我”——“一棵树”的形象。
第二部分:展开想象和联想,表现“我”——“一棵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三部分:把激情引向高峰,表明死后变成煤炭,把“纯洁的光,炽烈的热”献给人间。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从理性上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
4.你能够说出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形象即“树”的形象。
明确:(“诗要塑造美的形象,以塑造人们美的思想感情、高尚的品质和美的灵魂。”
在诗中作者借助想象给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美的灵魂的艺术形象——“一棵树”。)
(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
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
五、研读赏析
反复朗读诗歌,讨论完成下列题目。
1.本诗哪些地方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想象和联想是构成抒情诗的基础。诗人托物言志,借树抒情。他把树进行人格化和精神化,这些都是依靠想象。通过想象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更加丰满,光辉动人,乃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献身精神”本身是抽象的,但树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通过对树的描写,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
诗人由“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是由星星联想到耳环;“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由云霞联想到手帕等等。)
2.“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
3.如何理解诗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明确:(表现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渗透到“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
的能量,为了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献给人间光和热。把诗人情感推向高潮,诗歌的内容也达到高潮。)
六、梳理巩固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及自主学习卡,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七、拓展训练
做课课练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若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
八、小结
诗歌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
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精神。
九、布置作业
1.品味诵读此诗。
2.完成课课练中的余下部分。
3.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我是一棵树我骄傲
环境为人民服务
\/
教后记:
树-----志/经历\为人类献身
梁梅中学初二语文课课练课题: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命题:做题:审核:
班级:姓名:建议做题时间:40分钟实际做题时间:得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磅bó(礴)shǐ(矢)志hàn(瀚)海
香chún(醇)yǒu(黝)黑chì(炽)热
二、诗文名句默写。
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请在原文上修改下列句子的语病。
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消防车”“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搭配不当;)
2.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20岁的作品”不当,应在“作品”前加“人写的”;)
3.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无论”和“从„„到”不搭配,改为“无论„„或(或者)„„”或“无论„„还是„„”;)
4.由此看来,热带沿海和岛屿周围,到处都能长出椰子树来,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生物”前加“这种现象”一类的词。)
四、填空题。《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当代诗人李瑛的作品,诗人在诗中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充分展开想象,借一棵树的形象,讴歌了美的心灵,抒发了人生理想。
五、仿写。
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
一首小诗。
六、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篇六】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设计二十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苏教版)-教学教案二十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3.品味诗歌语言。教学重难点理解“树”的艺
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教学准备课件或小黑板。设计思路诗歌要以读会
意,新诗更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它的内涵,切忌教师过多地肢解诗
意,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言人手,理解“树”的艺术形象。教学过程一、导
入新课教师导人: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
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板书课题及作者。)要求:记住作者。二、
自主学习反复吟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出示课件l。)1.查工具
书解决生字词。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
并背诵。4.理解“树”的形象。三、合作学习1.找出疑难问题,小组内交
流。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四、反馈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2。)(见《新课标作业设计》本课“积累运用”部分。)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
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
正。明确:(第一部分:总写“我”——“一棵树”的形象。第二部分:展开
想像和联想,表现“我”——“一棵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三部分:把激情引向
高峰,表明死后变成煤炭,把“纯洁的光,炽烈的热”献给人间。3.找出自己喜欢
的语句并背诵。)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
从理性上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4.你能够说出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要
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形象即“树”的形象。明确:(“诗要
塑造美的形象,以塑造人们美的思想感情、高尚的品质和美的灵魂。”在诗中作者借助想像给
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美的灵魂的艺术形象——“一棵树”。)(诗人通过“一棵树”
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
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
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
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
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
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
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五、研读赏析反复朗读诗
歌,讨论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3。)1.本诗哪些地方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请举例
说明。明确:(想像和联想是构成抒情诗的基础。诗人托物言志,借树抒情。他把树
进行人格化和精神化,这些都是依靠想像。通过想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更加丰满,光辉动
人,乃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献身精神”本身是抽象的,但树是具体
的,可以感知的。通过对树的描写,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崇
高精神。诗人由“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是由星星联想到耳环;“我
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由云霞联想到手帕等等。)2.“黄
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指的是什么?明确:(指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
的广大劳动者。)3.如何理解诗的结尾深化了主题?明确:(表现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
经渗透到“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为了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
世界,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献给人间光和热。把诗人情感
推向高潮,诗歌的内容也达到高潮。)六、梳理巩固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七、拓展训练(若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
部分。八、布置作业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