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言警句素材>廉洁古训

廉洁古训

详细内容

篇一:《历史古训廉政从政》

历史名句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意思是总结历代君王治国的经验教训,勤俭则长治久安,奢侈则将败亡。——唐代诗人·李商隐《咏史》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恒念:经常想到。维:是。——明代学者·朱柏庐《治家格言》

3“常将有日思有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警世通言》

4“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奢者:暴富之人。心:精神。——《慎子·外篇》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戒子书》

6“以清俭自律,以思信待人。”——唐代诗人·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

7“不修其身,虽君子而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为:成为。——宋朝·欧阳修《答李诩书》

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过失。食:即蚀,日蚀,月蚀。更:改正。仰:望,仰望得到。——《论语·子张》

9“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唐代学者·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10“自古圣人不能无过。”——宋·苏辙(苏东坡之父)《论开孙材河札子》。

11“不贵与无过,而贵与能改过。”——明代学者·王宗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12“言吾善者,不足为喜;道吾恶者,不足为怒。”——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警世通言》

13“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论语·卫灵公》

14“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隋·王通

15“不闻其过,最患之大者。”患:害处。——宋代政治家·王安石《与孙莘老书》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正派。令:号令。——《论语子路》

1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大任:重大使命。斯人:这个人。空乏:困乏。拂乱:扰乱。——《孟子·告天下》

18“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1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20“君子有三言可贯而佩之:一曰无内疏而外親;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后呼天。”贯:贯穿。佩:记住。内疏:对内疏远。身:自己。——汉代诗人·韩婴《韩诗外传》

21“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明代学者·吕坤

《读小儿语》

22“欲败度,纵败礼。”意思是,贪欲败坏法度,放纵败坏礼仪。——古代典籍《尚书·太甲中》

2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欲:欲望。从:同纵,放纵。——中国古代典籍《礼记·礼运》

24“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意思是,刻碑自颂是无用的,百姓口碑才是最好的纪功碑。——唐代著名典籍《五灯会元》

25“好面誉人言,亦好背而毁之。”意思是,那些喜欢当面恭维人的人,也往往爱背后诋毁人。——《庄子·盗跖》

26“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谗夫:专门散步谗言的人。——汉代思想家·王充《论衡·言毒篇》

27“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出路,在于处事公平正直——唐代著名政治家,宰相房玄龄《贞观政要·公平》28“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为国:治理国家。纲纪:纲常纪律。法度:法令制度。——宋代·苏辙(苏东坡弟)《新论天下》29“有德,不可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0“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流:流传。光:远。卑:近。——《春秋·传僖公十五年》

31“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使民:统治人民。——《战国策·秦策一》

32“百行,以德为首。”——《世说新语·贤媛》

33“君子谋道不谋富。”谋道:追求正义的事业。谋富:追求财富。—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柳宗之《吏商》

34“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至:最。——宋·苏轼《道德》

35“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代哲学家·王宗仁《使习录》

36“上赏赏德,其次赏才,又其次赏功。”——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国列国志》

3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通晓,追求。——《论语·里仁》38“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惠:实惠,利益。道:正义,——《春秋传·隐公元年》

39“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名节:名声与节操。——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朋党论》

40“义不负心,忠不顾死。”——《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41“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混:混合,混杂。修:学习。——汉代政治家,词赋家·扬雄《法言·修身》42“大凡做好事的心,一日小一日:做歹事的胆,一日大一日。”意思是:有了做好事的心,会一天比一天小心谨慎。有了做坏事的胆,会一天比一天胆大妄为。——明代文学家·冯梦龙《醒世恒言》

43“钓名之人,无贤士焉。”意思是:追求虚名的人,不会成为优秀的人才。——春秋哲学家·管子《管子·微藏》

44“慕虚名而处实祸。”——陈寿《三国志·武帝纪》

4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4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不苟》

47“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汉书·叙传》

48“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意思是:上等品格的人不求名声,中等品格的人树立名声,下等品格的人盗取名声。——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4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50“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名声既出,信义既著,随便答言,无事不成,不必爱此小便宜也。”——曾国藩《致澄混元季诸弟》51“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薛瑄《读书录》

52“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53“有名而无实,天下之大患也。”——《李觏集》卷二十一

54“欲当大任,须是笃实。”笃:忠实。——宋代理学家·程顥《河南程氏遗书》

55“华而不实,怨之所聚。”——《左传·文公五年》

56“华而不实,耻也”——《国语》

57“实者,不说大话,不悦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正天下浮伪之词。”——曾国藩

58“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汉·刘向《说苑》

篇二:《清正廉洁的名言》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

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清〃朱圭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

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

----古格言联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清〃周凤楞

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

----明朝某吏部自署门联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明〃袁崇焕联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古格言联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清〃纪昀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

----清〃姚步瀛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桂林抚署联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柳州侯祠联

不爱钱,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将名言,贪婪者跽跪;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杭州西湖岳墓联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明〃洪应明《菜根谭》)

心能辨事非,往事方能决断;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明〃洪应明《菜根谭》)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汉《淮南子〃兵略训》)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战国《孟子〃滕文公上》)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

口贪得饵,终将为钓者所虐;翅缚重金,永不能振翅高飞。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误;同清正廉洁‚长相守‛,方可成才。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元遗山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子〃正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宋]邵雍《男子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腾王阁序》

篇三:《廉政标语》

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2、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3、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4、唯德唯廉唯实,尽心尽职尽力。

5、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6、鱼贪饵,容易上钩;人贪利,终落陷阱。

7、对知识的追求是学习的动力,对金钱的贪婪是腐败的起因。

8、奋起廉政双刃剑,外拒腐蚀,内防蜕变,上忠国家,下慰妻儿。

9、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10、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11、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12、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13、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奉献。

14、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15、宁以正气清贫谈笑,勿以名利金钱折腰。

16、公以至仁,正以尽义,廉以树威,明以立信。

17、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18、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19、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20、坚持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

21、牢记政治责任,保持好的作风,掌握理论武器,深入扎实工作。

22、根本是理想信念问题,而总开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3、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24、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半点腐败的念头。

25、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26、克己奉公,干净干事。

27、歪风不止,正气难树;正气不树,事业难成。为那些想事和干事的党员干部撑腰壮胆,排忧解难。

28、知难而进的决心,锲而不舍的精神,攻坚破难的魄力,切实可行的办法,组织协调的本领。

29、用“钢班子”带“铁队伍”。

30、名节重泰山,正道是清廉。

31、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32、为政清廉从古至今人称颂,公仆亮节继往开来胜前贤。

33、草骑墙头因风势而倒,官无正气因德殇而亡。

34、酬薄酬厚皆为百姓血汗,位卑位尊同是人民公仆。

35、蚁穴失察必崩大坝,小贿不拒定成巨贪。

36、为官惟廉,从政惟勤,处事惟公,做人惟实。

37、勤补拙苦作身永学毋惰,严律己廉为政常涤细非。

38、家庭应该是廉政的港湾,而不应该成为腐败的漩涡。

39、以德修身,多做好事积德,以才立命,多读好书益智。

40、不贪不占,以品行得声誉,全心全意,当公仆赢人心。

41、恣欲纵行,得意失终生,慎始慎独,律己得康宁。

42、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廉洁古训}.

43、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穴堤。

44、廉洁,韶华之树常青,贪婪,生命之花凋零。

45、如果从政之路是一条珠链,那么人格操守则是串起无数颗珍珠的金线;如果为官之道是一组数字,那么清正廉洁则是统率后面许多个“0”的那个“1”。

46、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47、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愚人居吏,为己谋财,弄权求利,机关算尽,永世难求幸福。

48、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49、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50、脑勤要多思,眼勤要多看,嘴勤要多问,耳勤要多听,手勤要多记,腿勤要多跑。

51、从政以民为本,倡廉以慎为要。

52、清廉公平断事理,勤政正直做“公仆”。

53、善观人者善观己,善观己者善观心。

54、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做事不忘公平,为人不忘自重。

55、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56、欲惠己时先泽人,欲教人时先律己。{廉洁古训}.

57、为官浮云远,春风铸精神。

58、闲时静心思己过,他日清正无是非。

59、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60、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61、严格政治纪律,严格依法行政。

62、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