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有山水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书评《边城》山水人》
山水人——读《边城》
翠翠还在等待„„
川湘交界的地方,依山傍水的小山城,单调而又不失热闹的茶峒,流淌的溪水,矗立的白塔,朴实热情的人们构成了沈从文笔下和谐静谧的湘西生活图景。固然山因水而更显庄严伟岸,水因山而愈发灵动秀丽,然而朴实的人们在经历世事变迁之后体现出的善良大度给这里的山水又平添了一分别样的姿色。茶峒附近的小溪旁住着摆渡的祖孙二人,城里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两人不约而同喜欢上了摆渡老人的孙女翠翠,兄弟二人以唱山歌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而翠翠在端午节进城时便喜欢上了傩送,就在爷爷开始为翠翠的事情奔波时,船总也在给傩送张罗着“门当户对”的姻缘,此时老大天保外出遭遇不幸,傩送离家出走,爷爷突然离世,这一切突如其来的事情令船总和翠翠都悲痛万分。然而船总依旧请翠翠住到自己家里等傩送,翠翠拒绝了,她依旧住在小溪旁,等待着傩送„„
相比于隽永悠扬的诗篇,恢宏磅礴的史册,从没有一部作品带给我这般清澈透亮的感觉。风日里长养着的翠翠,黑黑的皮肤,明眸皓齿,与其说是爷爷养育她倒不如说是自然滋养着她。想到翠翠就会感受到美好,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单纯善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坚强和隐忍。相依为命的爷爷在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去世了,独留下她一人,纵然船总顺顺的邀请很诱人,她还是拒绝了。像是肩负着一种使命,她要将爷爷的事业传承下去,她要在自己家等心上人来。翠翠身上可以折射出一种刚柔并济的性格,平日里并不张扬,困难时却毫不退缩。这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女性的魅力。不禁想到了现任韩国总统朴槿惠,父亲母亲先后遭遇刺杀,面对家庭的巨大变故,作为长女的她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然而她没有放弃,远离政坛20年的时间里她潜心学习,到中国学习哲学,之后卷土重来,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困难时期不抛弃不放弃,生活终会带给你所期盼的美好。
此外,书中描写的少男少女之间懵懂纯粹的爱情和手足之情、亲如一家、互帮互助的邻里之情,都给人带来返璞归真、和谐融洽的感觉,想必这也是人人心之所向的。虽然说爱情是自私的,但哥哥在明白弟弟的心意后决定成全弟弟,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哥哥太懦弱,太过委屈自己,但这一定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也
无可厚非。渡河的客人体谅爷爷要给辛苦钱,爷爷无奈收下后没有私用,而是换成了烟草供来往客人使用;听到爷爷去世的消息,打算渡河的客人立刻回城找人帮忙,大家群策群力,安排爷爷的后事,船总顺顺虽然因为天保的去世和爷爷之间有了隔阂,但是他依然邀请翠翠住到他的家里去一同等傩送回来。爷爷去世后,朋友杨马兵搬来照顾翠翠,接替爷爷的工作。这一幕幕的场景将人们的真诚和善良渲染得淋漓尽致。
有人说别人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修养,想到当今社会因为“老人摔倒扶不扶”、“有人遇险要不要管”这些问题而引起的唇枪舌战不免让人心寒。但我们身边的英雄也比比皆是,救人于水火之中的解放军官兵,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平民百姓,这些大写的人值得我们去歌颂。我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即使我们当今社会发生了一些违背道德良知的事情,但是这可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经历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守卫着道德良知,社会一定充满正能量。正如卢新宇在北大的演讲中说的那样:“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从古至今,不论是《桃花源记》还是《边城》,我们对和谐安康的社会图景的向往是不会改变的。
这部作品不仅内容十分精彩,结构也令人称道。故事的线索清晰明了,人物关系十分简单,但这丝毫没有使人物形象显得单薄。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了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借此来表达感情烘托氛围。书的第二章从茶峒城整体面貌写起,之后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军营码头,商铺市场等,其间引出了主要人物船总顺顺和两个儿子,这样的一种写作手法既避免了对人物关系的平铺直叙,又在整体上潜移默化的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同时也在不经意间传递了作者的观点。第二章在描写市井生活时写到了这样几句话:“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寂寞里过去。一份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这无疑是作者生活态度的表达:平静之中彰显着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奋斗前行的力量。然而这样的表达并无突兀之感,可见作者语言功力的深厚。
茶峒的山依旧挺立,茶峒的水依然流淌。翠翠还在等待那个在月下唱歌,将
她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
篇二:《读书笔记之《绿山墙的安妮》》读书笔记之《绿山墙的安妮》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绿山墙的安妮》。这是一本征服全世界少女心灵的经典小说。于是,我从书店买到书后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读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关于友情、责任和爱的感人故事。书中的绿山墙农舍兄妹马修和玛丽拉决定领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安妮。她独特的个性使她频频闯祸又令人忍俊不禁,改变了兄妹俩。安妮聪明、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玛丽拉,她又放弃了学业。
我喜欢这个爱幻想的女孩。她整天沉浸在自己美丽的幻想中。在她的想象中,樱花是“白雪王后”、苹果是“红衣姑娘”„„读着安妮这些天真而浪漫的幻想,我觉得自己被安妮带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另一种神奇和快乐。
安妮最令人感动和喜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篇三:《描写山水的成语》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好作文还靠修改
一、修改的意义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名句,贾岛再三“推敲”,留下了遣词用语的千古佳话。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朱德熙等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则非常重视学生作文的批改,仅从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中小学生作文评改举例》一书就可见一斑。书中有一篇中学生的习作,题目叫《一张画像》,叶老从题目改起,将“张”改为“幅”,认为这样庄重些;文中的一些地方经叶老修改,用词准确了,句子干净规范了,读起来也顺畅了;他还在作文后面加了简短的鼓励性的评语。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作文居然得到一位大作家的指点和鼓励,使小作者从此树起了写作的信心,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肖复兴。这是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讲的一个例子。由此看来,善于修改,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能力,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别人看来,则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一种非凡的人格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小学作文修改的现状例析
1.不尽人意的地方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作文批改这方面做得怎样呢?还是让事实说话,请看几个句子,选自几篇已被评定为“优秀”或公开发表的小学生作文。
①天灰蒙蒙地[应改为“的,”]下着小雨……{书中有山水作文}.{书中有山水作文}.
②售票员是一位年纪不大,扎着两个大辫子,长得高高的阿姨。[句子太长,最后一个“的”字前后两用也不妥,可将“阿姨”调至“一位”后,加上“,”]
③本来就不怎么有气儿的车子[改为“车胎”],车胎[改为“一下子”]全瘪了……借着微弱的路灯光,我看见[加“前面有一个修自行车的摊点,”,这必须交待一下]一位正在收拾工具的师傅[改为“师傅正在收拾工具”]。我一[加“阵”]高兴,心想,这下有救了。
随便列举的这些学生作文中的病例,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学生的作文需要修改的地方确实不少;二是老师的批改还要过细,批改水平尚有待提高。这些作文想必是经过老师指导、修改过的,这个时候,学生的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正反映老师的语文素养,看学生的作文,就可以想见老师平时是怎么指导作文,怎么批改作文的了。
2.把作文改得“文从字顺”的切入点
怎样才算是把作文改得“文从字顺”了呢?不妨再借助一些作文病例,分类作些说明。下面这些病例也是笔者从发表在报刊上或是推荐来的“佳作”中摘录的。举这些例子,不是存心揭短,而是借此让大家提高一点对作文修改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书中有山水作文}.
(1)把似是而非的话改准确,把词不达意的地方改贴切。
例:①不一会儿,摊铺多了,顾客也多了,密密麻麻[改为“熙熙攘攘”或“摩肩接踵”],挤来挤去。{书中有山水作文}.
②“(扳手腕比赛)开始!”只听老师一声令下,他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改为“争夺”]。
(2)把前言不搭后语的改统一。
例:①假如我是一朵云,我会飘到即将断流的黄河上空去,让云[承前省去]化做一滴滴清甜的雨水汇入黄河中……
②每一个小泥人都有着不同的神态和[据后省去]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紫色……
③“太贵了,……”我听了,明知他想便宜点,[加“是在”]故意压价,我忙[改为“嘴里还是”]热情地说:“……”
(3)把■嗦重复的改简洁。
例:①一至四年级我一直是一[去掉,否则连用两个“一”显得■嗦]个普普通通的队员。{书中有山水作文}.
②我非常珍爱它,因为那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刘华同学和我分别时送给我的礼物。[“我”字太多,加点的均可省去]
(4)把多余的删去,把缺漏的补上。
例:①奶奶嘴里[多余]经常哼着一首十分好听的歌:“……”
②每晚七、八点钟的时候,这里总聚集着许多小飞虫。[删去句中的“、”]
③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张票说:“……”[“说”前加“,”,“我们”后加“每人”](5)在语意不明处补上必要的修饰、限制成份。
例:①暑假里的一天,我到妹妹家玩……[是“表妹”,“堂妹”,“邻居妹妹”,还是自家妹妹?]
②“20元一条。”[联系上文,这里应加上“这位”或“那位”]叔叔听了,故意装出一副惊奇的样子……
③后来[改为“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在南京[加“紫金山麓”]修建了一座陵墓[加“——中山陵”],以供后人瞻仰。
④我换好衣服[根据下文应改为“泳衣”],站在游泳池边,就是不愿下去。(6)把次序错乱的调顺当。
例:①来到学校,我看见其他的兴趣小组同学已经来了,我们便一起去养兔室。[从前文看,应将“其他的”调至“同学”前]{书中有山水作文}.
②你代付的55元书款,我立即汇给你,这本书书名叫《现代汉语词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今去信想麻烦你代买一本书。[共5个分句,正确的次序应是:5-3-4-1-2]
(7)把夸大其词的改平实。
例:①我万万没有想到[改为“叫我没有想到的是”],妈妈并没有打我骂我,而是……
②其中最令人可爱[改为“让人感兴趣”]的叫蟒蛇。
(8)把不切实际的改真实。
例:当我接到父亲的电报火急火燎地赶回家时……[现在几乎没有人拍电报了。]
(9)把误用的标点改正确。
例:①我不知道怎么办?[“?”应改为“。”]
②“兰兰,上课认真听讲,别开小差。放学后早点回来,别在路上玩!”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叮嘱,但却凝聚了妈妈对我的爱。[“!”应改为“。”,否则似在训斥]
三、对小学作文批改方式的探讨
需要说明的是,“批改”是指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上批语。通俗地说,“批改”=“批+改”。在作文教学中,批改者较多的是指教师,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还是自主性的修改。学生作文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怎样改才最有效呢?我们看看下面的这种方法:
“互改法”简介
有人说,大作文、小作文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两座大山。愚公移山,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两座山。我们的上帝就是学生!能不能让学生也参与批改作文呢?答案是肯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