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子阅读的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亲子共读文章》
亲子共读《爱的教育》
三二班刘哲畅家长最近,我和女儿共同读了一本书——意大利作家亚米契
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这部书介绍了小学生恩利科一个学年的日记。作者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真实的体现了师生之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读之,使人挚身于—个爱的世界,美的世界,使人感爱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在和女儿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一起讨论,一起交
流,对书中勇于救人的洛贝谛、勤奋学习的斯代地、泼来可西、宽宏大量的卡罗纳、帮助父母经营柴铺的可莱谛,我们予以表扬,对虚荣的瓦梯尼、品行恶劣的弗朗蒂给予批评。我还告诉女儿其实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如一个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有爷爷奶奶的爱。孩子的一声啼哭,一次小小的感冒,就让全家人着急,围着团团转。孩子第一次呀呀学语,第一次蹒跚学步,都让全家人为之欣喜。孩子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的爱。总之,孩子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爱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让我为之欣慰的是,女儿自从读了这本书后,比以前勤
快多了,每天主动帮助我做一些家务,如打扫卫生,择菜,
收拾碗筷,洗自己的一些衣物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大概也是女儿受到的爱的熏陶吧!相信女儿的收获还不止这些。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总之,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一件事情,愿孩子在书的海洋里不断的汲取知识,不断的进步。
《爱的教育》读后感
三二班刘哲畅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这本书讲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当然也描写了几个有不良行为的少年。在这群少年中,我最喜欢可莱谛,最讨厌弗朗蒂。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讲一讲吧。可莱谛的家里开了一个木柴铺,有一天,他的父亲出去办事了,母亲又生着病,于是可莱谛一边忙着扛木柴、卖木柴,一边忙着温习功课,学着煮咖啡,还要照顾生病的妈妈。可莱谛这种勤劳能干、乐观好学、体贴父母的品质是多么的难得啊!看了他的故事,我深有感触。平常,妈妈每天为我操心,问我学习上的事,我就觉得烦,还常常为了一点小事,跟父母发脾气,丝豪没有考虑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该了,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往后,我一定向可莱谛学习,努力改掉自身的坏毛病,做一个上进的好孩子。
再说一说弗朗蒂吧,弗朗蒂总爱欺负比他弱小的孩子,经常偷东西,跟人家吵架,拿针扎同学,讥笑老师。他用的书,纸,笔记本都破破烂烂,用牙齿咬指甲,衣服上到处是油腻和破绽。他母亲都被他气病了,父亲把他从家里赶出去三次。有一天早晨,他在课堂上放鞭炮,被学校给开除了。他的行为是多么可耻呀!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他啊!
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读书,读好书,做一名积极上进的好少年吧!
篇二:《关于参与亲子阅读活动的一点心得》关于参与亲子阅读活动的一点心得
近期我们全家人共同参与了幼儿园组织的亲子阅读活动,下面我把个人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非常赞同开展这项活动,通过这段时间的共同阅读,女儿的进步和点滴变化也让我们全家人感到欣慰。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的孩子爱上阅读,那么她与此同时也学会了爱的方式,她会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我想很多家长都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该书作者尹建莉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她的女儿直到高考前一天依然在坚持课外阅读。
现在的人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面对多元化的环境也都表现出一定的浮躁,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怎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成了当下摆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谈到这个问题,总是令很多家长头疼。因为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孩子不愿读书、讨厌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有一点空闲时间,他们都用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了,实在是静不下心来看书。
阅读是种兴趣,是兴趣就需要培养,孩子自控力不够,培养阅读兴趣需要家长的引导,这段时间我们主要采取陪孩子共读一本故事书的方式,每人读一小段,之后把该段落里的优美词句和孩子不能理解的词语为孩子解释清楚,并尽可能的复述一下所读内容。通过我们的引导和共同参与,孩子的视野拓宽了、兴趣爱好广泛了,自己慢慢开始学着探究更多的知识了,不仅知道自觉地去读书而且阅读的时候也比较认真,孩子的词汇量增加了许多。
读书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松一天紧一天读一天歇一天。如果每天都给孩子一段读书的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日积月累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和女儿经过商议制定的生活作息时间表里,读书和看电视一样有固定的时间,除此之外,睡前半小时是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为了给孩子争取更多读课外书的时间,我免掉了孩子的部分特长学习。因为在我看来,浩瀚的书海中有更多的知识琼浆等待孩子去汲取。另外,当孩子向我们讲述自己阅读的快乐和收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表现出和他一样的开心,分享孩子的读书成果,这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并对读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读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此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所谓书香门第多才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家庭读书的氛围好。如果父母本身都有阅读
习惯,言传身教,自然能给孩子良好的影响。
所以,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家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它既引领孩子学习了知识,培养了阅读兴趣,又让父母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增进了和孩子的交流。
篇三:《亲子读书征文》读书是一种浸润
关于引导孩子读书,我有三点体会。
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耳濡目染,孩子自然会喜欢上读书。拿着一本书硬逼着孩子读,孩子不一定就会按照家长的话去做。而如果父母每天自己读书看报,坚持不断地学习,自然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影响孩子对读书学习产生兴趣。钱学森先生从来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怎么努力地去读书学习,但他自己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的学术研究精神却早已深深地影响了自己所有的孩子。亲子一起读书,一起探讨,全家共同参与,互相交流心得感悟,孩子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与父母一起爱上读书爱上求知了。相反地,一个整天只知抽烟酗酒,吆五喝六,打扑克搓麻将的家庭,想让孩子热爱上读书是不太现实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有责任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读书学习的有益环境。二:不要逼着孩子读他不喜欢读的书,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无论读书还是做人,孩子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一个从小做事有主张的孩子,将来长大了才有可能成长为积极主动自主自立的人,才能知道如何自己选择掌控自己的人生。不仅读书,大多数家长倾向于替孩子设计人生方方面面的发展方向和步骤,不管孩子是否喜欢。结果孩子觉得生活被安排,自己似乎毫无人生的选择和支配权,是个可怜的木偶,因而做事被动消极,毫无兴趣,最终偏离父母预先设计的发展轨道,父母孩子最终都很失望也都活的很累而且不快乐。我觉得这是不值得的。虽然父母自己觉得付出太多,但最终结果却总是让人失望。虽然孩子确实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但包办代替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对数学有兴趣,你非要他读作文书,孩子对外语有兴趣,你非要他读奥数,这种强加给孩子的读书任务往往完成的不好。只要孩子不是太偏科,没有必要强迫孩子非得要读读某门课程的书籍。孩子对一门课程的阅读兴趣如果深入发展下去,必然会带动多门学科的阅读欲望,因为知识总是交叉联系的。读书又像是旅游,导游反复夸赞,游客寄望过高,反而失望颇多,若是自己选择旅游线路和景点,反而又惊喜不断流连忘返了。在引导孩子读书时,我也曾有过困惑。我认为很有价值的书籍,孩子却偏不买账,我认为不值一读的东西,孩子偏偏爱不释手。不过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还是暂且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带他到书店买书时,让他自己挑自己喜欢的书买,时间长了,读书多了,知识面宽了,他读书的范围就广而深了。有时,孩子会向我请教一些问题,如果家中的某本书里有答案,我往往不作直接回答,而是告诉他在某本书可以找到答案,以激起孩子读书的兴趣。毕竟,有疑问才会去主动探求。
三:教孩子读书不必太急于求成。读书是一种浸润,一种探求,一种净化,一种升华,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读书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要求孩子读了一本书立刻就把成绩提高几十分。当然,在今天这个似乎分数决定一切的时代里,家长的眼睛永远只关注分数单上的那几个数字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读书成为敲门砖,成为过河桥,这是现在中国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最大谜局之一,要破解它,任重道远,长路漫漫啊。{关于亲子阅读的作文}.
学生家长:丁延年
点评:读书首先需要家长的重视,但仅仅重视是不够的,还需要方法,在这方面,教师与家长可以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以促进孩子的更好成长。
全集小学教师:丁佩山
2012.9.25
篇四:《亲子阅读》读书好
读后感
我最爱读的书
《十万个为什么》是我最爱读的书,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读物,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丰富知识。告诉我们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海洋是蓝色的宝库、为什么地震前后日光会自己发光、沙漠为什么五彩缤纷……
包括动物世界、植物园地、地球大观、生活百科、民俗文化等诸多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书中有近千张精美的插图,给不朋友们带来完美的视觉盛宴,我能通过丰富的知识、多彩的语言、精致的图片、独具匠心的栏目设计、柔和清新的版式找到一个放飞自己梦想的地方。
读书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行万里路,读万卷书。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5、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6、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华罗庚的读书方法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
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篇五:《亲子共读征文》书见证着我成长
西平县柏城北街小学六(1)班李晨光
——题记浓墨挥毫,江山在目,娓娓道来世间万事
观世间万事万物,感其中豪气万千,听人间感人真情,受书香熏
陶感染。
书,在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时,也走入了我们世界,它或豪气万
千,或娓娓动听,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书,是这世间万物的写
真,它以一种文字的形式将事情还原,完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千变
万化,却是不离本宗。
读书的形式多种多样,自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以来,与母亲共
同读书的时间也是愈来愈多,我们共品茗书香,享受其中乐趣,而无
论我们以何种心情看书,在何时看书,书总是不改初衷让我们能从中
得到些许启发,使之平复心情,使之心绪万千。书有千面,但皆是让
我们感慨万千。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便是与母亲在阅读《狼王梦》
时的情景,紫岚的身影交叠于我面前——她的执拗,来自丈夫黑桑的
对权利追逐的野心,她从年轻美貌到一瘸一拐无人问津地苟延残喘,
从万众瞩目到唾弃厌恶,她的一生历经兴衰,三起三落,她,粉墨登
场却凄惨落幕,她的一生都是在追逐着自己的信仰,而当一个个希望
的破灭,一个个精心培养的孩子的死亡迫使她绝望,心如死灰,也使
她一步步走向衰老,丑陋,残疾,她比公狼更为有血性野心,但却总
是离成功只有一步又遥不可及,为将她扫地出门的孩子所生下的狼崽
存活,留下成为狼王的希望,留下她的野心信仰,她拖着残破的身子,与同她实力悬殊的对手,那正当壮年又饥肠辘辘的老鹰,在这场能预
见结果的战斗中,他们却是同归于尽,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落下
了帷幕,在最后一次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落下了帷幕,在绝望与希望中
带着无尽的辛酸落下了帷幕„„
从对书的厌烦到爱上阅读,从跋扈自恣,性格乖张到现在的开朗
乐观,积极向上,从懵懂无知到明白事理,从简单到复杂,从目不识
丁到博览群书,从我变化了许多,书让我看到了许多不曾看到的,不
曾理解的事物,让我接近他们,触碰他们,感受他们。时光荏苒,六
年的光阴已逝去,六年有许多变迁,许多改变,而书却依旧陪伴在我
的身边,却未曾改变,见证着我的成长,变化。
江山如画,岁月如歌,而我们的见证者与记录者皆是书。
辅导老师:杜亚琼{关于亲子阅读的作文}.
亲子共读体会
六(2)班谢滟琼
书,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它带着我畅游理性世界,领略大自
然的风光,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它能让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我最喜
欢的是和妈妈一起共品书香。
小时候,我经常缠着妈妈给我读童话故事。记得,妈妈给读的第
一本书是《白雪公主》,我当时就被书中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所吸引,为白雪公主的遭遇所伤心,为王后的心狠手辣所痛恨;当妈妈给我读
《乌鸦喝水》的故事时,我被乌鸦的智慧所折服;当读《愚公移山》
的故事时,我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所震撼;当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感受到了世界的不公......总之,那时我和妈妈一起读书,很快乐,一起高兴,一起悲伤,一起气愤......妈妈悦耳的声音感染着我,妈妈生
动的讲解启迪着我。{关于亲子阅读的作文}.
现在,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学校开展了“亲子共读”这个
活动,我真是太高兴了。一到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新华书店去买书,一起到阅览室去借书,天文、地理、文学、童话.....一本本摆放在我的
书房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的“动物王国”,感
受动物与人类之间的情意和友谊,感受动物与动物之间可歌可泣的亲
情、感人肺腑的爱情;我们一起感受杨红樱愉快轻松的儿童文学,一
起感受校园中同学们的喜怒哀乐,一起感受校园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还在辫子姐姐郁雨君的书中经历神奇曲折、智慧爱心。妈妈的大脑真
是一个百宝箱,只要是我不懂的问题,总能从她那里得到答案;妈妈
又像是一位知心朋友,她总能读懂书中主人公的千愁万绪、千千心结。我也明显的感觉到,妈妈在为我的不断成长而由衷的喜悦。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几年来,我与书为伴,与书为
友,书架上、床头上、卫生间里、厨房里,到处都有我读书的影子。
一本本读书笔记,一段段优美语句,一篇篇真心感受,一句句妈妈寄
语,在记录着我读书的足迹。读书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这一{关于亲子阅读的作文}.
乐趣将陪伴着我继续我精彩的人生。
我和父母共品书香
六(3)于大钧
是什么让人类摆脱野蛮、愚昧、落后,步入现代文明;是什么为
人类历史描绘多彩的年轮,不断跃上新的高度;是什么使社会充满生
机,永无止境地向前推进?是知识!这是我和父母大量阅读书籍,共
品书香得到的一条共识。{关于亲子阅读的作文}.
记得那天,我放学跨入家门,就高兴地把学校倡导读书活动的建
议告诉给父母。爸爸听了兴奋地说:“太好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增长知识,学会做人,就必须多读书。”妈妈也跟着说:“你爸爸说
得对,只有多读书,才会使人博学多才,更加富有内涵,不会读书的
人才是愚蠢的人。”听到爸妈赞同的观点和鼓励的话语,我立刻信心百
倍,说道:“那我们今后一起阅读吧!”他们俩异口同声地说:“行!”
从此,我们家的阅读生活便开始了。
每当星期天,爸爸把一些应酬推掉,妈妈不再去逛街,我也把作
业提前做完。于是,我们全家坐在一起,每人捧起一本书,都认真地
阅读起来,然后再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读到悲情处,我会为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而牵肠挂肚;读到喜悦处,
我会被书中的情节逗得哈哈大笑。有时我会把书中的生动段落和形象
词语摘抄下来,做为我以后写作的奠基石。
在爸妈的引导和配合下,读书已成为我们全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
动。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由原来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深切感受、如临其境。书像灯烛般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像和风细雨般滋润我的心
田。不知不觉,品书已成为我们家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青少年是未来的建设者,科学家的预备队。中华腾飞,世界
未来寄希望于我们。让我们不辱使命,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让
我们一生与书相伴,和父母共品书香吧。
亲子共读乐无边
六(3)班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