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她的眼睛续写落入6号
详细内容
23带上她的眼睛配套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性伟大。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并借助电脑的便利,在Word文档中做旁批。 教学难点: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教法学法:复述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眸2015,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 要提到作者——谁啊?刘慈欣 二、介绍作者 请大家根据上网查阅到的资料,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刘慈欣。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还有 《超新星纪元》。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 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 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 无穷魅力。 三、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可怜兮兮xī庞大páng辐射fú闪烁shuò人迹罕至hǎn吝啬....... lìnsè抽泣qì罐头guàn点缀zhuì一缕lǚ挑剔tī心有灵犀xī迄....... 今为止qì镍niè. 四、解读标题,概括情节 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课文,现在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 题来考考同学们? 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3、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呢?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 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 所以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五、学习伏笔写法 本文曾获得1999年度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举个例子,在第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老师也没在意,但 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 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读到这里,老师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 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 写了下来。此时,老师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在本文中,开头 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伏笔 什么叫伏笔?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 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看到“照应”之前,貌 似“闲笔”。 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 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运用旁批法来体会。 “热,热得像——地狱。” 因为“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 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当然会热得像地狱。 小女孩为什么不想让大家知道她现在的处境呢?不想让文中的我知道她是一个被囚禁在地心里 再也出不来的人呢? 小姑娘是想一个人承担这些生命中巨大的苦难,不想朋友们为她担心。这是一个懂事的小姑娘。 从反面来说,这也说明这个小姑娘处境实在是太惨了。惨得连她自己都不愿意向别人提起这 个事情。也没有必要提起,能把我救出来吗?不能!那还是不说了吧。免得同事朋友为我担心。 “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因为小姑娘深知自己根本就没有希望回到地面了,所以她对这些小花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 的感觉。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花——那么脆弱,却又那么顽强。 同样的脆弱,同样的悲惨。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所以说,文中 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出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身陷绝境 小姑娘身陷如此绝境,她的心态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平静。 从哪一段里找到的? 第44段。 第二课时 六、分析人物形象 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 齐声朗读第45、45两个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 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请一位同学读第45段,老师读46、47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七、续写片段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老师特别感动,同学们想想看,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 怎么能变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精神的光芒穿透了6300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球照耀得晶 莹剔透,璀璨夺目。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八、拓展延伸,推荐作品: 获得过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和美国的“星云奖”“双奖”的19部作品: 1.《沙丘》2.《黑暗的左手》3.《环形世界》4.《众神自己》5.《与拉玛相会》6.《一无所有》 7.《千年战争》8.《通向宇宙之门》9.《梦蛇》10.《天堂的喷泉》11.《星潮汹涌》12.《神经漫游者》13.《安德的游戏》14.《死者代言人》15.《末日之书》16.《永远的和平》17.《美国众神》18.《灵魂骑士》19.《犹太警察工会》 九、作业 1、把课堂练习的续写整理后抄入写作练习本。 2、课外阅读刘慈欣的《三体》。 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 小姑娘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伏笔照应 课后反思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1.快速默读,概括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对比和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3.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伟大。 1.体会本文伏笔手法的运用。 2.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1.走近作家 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于1999年发表科幻小说并以《带上她的眼睛》获科幻小说银河奖一等奖以来,至今发表科幻小说50余部。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等。2015年8月,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这样的国际大奖。作品恢弘大气、想象绚丽,既注意极端空灵与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与人文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 2.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3.评价作者 刘慈欣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科幻作家何夕评) 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复旦大学严锋教授评) 人们常将他比作中国的阿瑟·查尔斯·克拉克爵士,刘慈欣也将克拉克爵士列为影响自己的作家之一。(美国《纽约客》编辑乔舒亚·罗斯曼评) 人们被刘慈欣带到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中国的文字从未创造过的、一个恢弘而逻辑自洽的世界。(《南方周末》评) 4.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说出它的意思。 点缀()漫()步蒙眬()闲暇()心有灵犀()..... 拍摄()覆()盖蔚()蓝炽()热唾()手可..... 得 5.自读课文,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在下面。 1.速读课文,试着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构思巧妙,多用伏笔。模仿课本开头的旁批,找出文中其他地方的伏笔和照应之处,通过旁批的方式,说说这里的伏笔和照应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2.从课文44、45两段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呢? 3.有人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一是生活态度,一是科学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练习 1.本文作者,他是中国新生代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创作颇丰,屡获大奖。代表作品有等。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⑴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⑵小气,当用而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⑶形容温度极高,极热。()⑷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⑸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⑹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 3.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 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家庭作业(必做部分) 1.下列词语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吟唱(yīn)娇小坚难天崖海角B.点缀(zhuì)漫步狭窄不.. 期而致 C.炽热(chì)蒙眬笼罩唾手可得D.地核(hái)闲暇停泊心.. 有灵犀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如果改写这篇小说,以小姑娘的口吻,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请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构思,补写出相关情节的内容。 开端:“落日六号”飞船被困地核,“我”成为唯一的幸存者。带上她的眼睛续写落入6号 发展: 高潮:在与外界即将中断联系时,“我”发送出最后的感言。带上她的眼睛续写落入6号 结局: (2)第10、11段中,当“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啊,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时,“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作者为什么不在此处直接交代“她”被困地心的事实? (3)第25段中,“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4)试分析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 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家庭作业(选做部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地心一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地心一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推荐阅读: 在科幻小说界有两项非常重要的奖项:“星云奖”与“雨果奖”。二者合称为“双奖”。如果一部小说同时拿到了“双奖”,就标志着它已毋庸置疑地进入了科幻经典的殿堂,刘慈欣的《三体》就是其一。其它获得过“双奖”的作品有: 1.《沙丘》2.《黑暗的左手》3.《环形世界》4.《众神自己》5.《与拉玛相会》6.《一无所有》7.《千年战争》8.《通向宇宙之门》9.《梦蛇》10.《天堂的喷泉》11.《星潮汹涌》12.《神经漫游者》13.《安德的游戏》14.《死者代言人》15.《末日之书》 16.《永远的和平》17.《美国众神》18.《灵魂骑士》19.《犹太警察工会》) 导学案答案 23.带上她的眼睛带上她的眼睛续写落入6号 4.zhuìmànlóngxiáxīshâfùwâichìtuò 1.参考: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无法返回地面。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所以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从此,小姑娘永远留在了地底下。(意思完备即可)2.提示:课本P140、P141两页的旁批皆为伏笔。类似的还有多处,如:A.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B.伏笔:“热,热得像——地狱。”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C.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研读·赏析】 1.参考:我虽然对草原景色有感叹,但觉得草原的一切都寻常,因而不屑一顾;而她对草原的一切景致都感到惊喜,充满渴望甚至激动不已。其它对比:我行动相对自由,她被困地心;我眼中世界是灰色的,她眼中色彩斑斓;我情感麻木,小姑娘情感丰富;她身体被困,心灵却自由;我身体自由,内心却封闭;她身材娇小,精神却展现了大义大勇;我先前认为世界枯燥乏味,后来懂得了珍惜等。 2.示例:①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②为科学献身的敬业精神;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3.示例一:小说的主题是歌颂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小说主要写了困入地心的女宇航员借助“眼睛”细腻而热切地感受草原景物之美的经过,以及她会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而坚持生活、工作下去的留言,还有对“我”生活态度的影响,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个主题。示例二:主题是歌颂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小说主要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宇航员在完成一项科研任务时困入地心,在借助“眼睛”感受草原景物之美之后,她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而坚持工作,以期待为可能到达的后来者留下宝贵的资料。这些内容充分地体现了这个主题。 还可以谈“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珍惜”等。 课堂练习1.刘慈欣科幻《三体》2.⑴人迹罕至⑵吝啬⑶炽热⑷心有灵犀⑸蒙眬⑹唾手可得3.示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家庭作业(必做部分)1.C2.(1)示例:发展:借助“眼睛”酣游草原,“我”最后一次感受着地面世界的美好。结局:与地面世界失去联系后,“我”坚持观测以期望为后人留下资料。(2)示例:使得小说情节有波澜,并突显“她”此时的异常表现,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运用伏笔,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对“她”的生存状态的探究兴趣。(3)“种子”指:那次旅行看到的情景对“我”精神方面的影响:我已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作用:是对前面所写的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的引申,暗示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4) 《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 1.运用浏览的阅读方法,提取要素,梳理内容,推测主题; 2.通过“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确定主题; 3.理解科幻作品的价值——主题的现实意义; 4.反思学习过程,设计一份浏览检测单进行自我阅读监测。 一、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一)方法回顾 浏览要求: 1.捕捉信息:不指读,不出声,不转头,通过眼珠迅速转动去获取信息; 2.提取的信息包括:标题、作者、开头、结尾、段首、段尾等关键位置的信息以及与文章相关的其他信息; 3.推测内容与主题:根据已有的信息推测,根据新获得的信息不断修正。带上她的眼睛续写落入6号 (二)浏览自测 学习单一浏览把握内容 1 学习单二梳理小说脉络 二、确定主题 (一)方法回顾 学习单三能提示主题的关键信息 (二)确定主题 学习单四确定主题 2 三、了解科幻作品特点学习单五明白科幻的特点 四、方法迁移,链接《喂,出来》 学习单六《喂,出来》检测单 五、本课小结 将学习包里所有的学习单整理成一本“学习手册”。 六、课后拓展探究 (一)通过比较探讨悬念的奥秘 3 学习单七 课后拓展单发现悬念的奥秘 (二)课后拓展阅读 课后再用这种浏览方法浏览《星》《朝闻道》《真名实姓》《三体》等科幻作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