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力安全事故
详细内容
篇一:《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目前我们组织学习了《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xx人身触电事故》,《xx供电局xx误操作事故》,《xx供电局110kvxx变电站xx人身触电事故》的安全事故通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麻理不到位。此三件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麻理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不清,现场不进行查勘,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事实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在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切实落到日常工作中。此三件事故的发生,使每个员工的心里都十分沉痛,同为南麻人,发生在他们身上,如同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一样,沉痛的教训,只有认真思考,进行反思。通过学习,体会如下:1、三件事故充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违行为就是野蛮行为,不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只图省事、快当、存绕幸心理,怕麻烦,这就是事故发生的必然。2、作业人员严重的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验电不挂接地线,无安全措施保障的情况下就作业,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和保障安全的技术措施,这也是事故发生的必然。3、制度的缺失,管理的缺位。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执行力差,而且在检查中只报喜不报忧,平时对设备管理又不到位消缺又不及时,判断缺陷又不准确,日常巡检工作又不认真,致使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4、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规不遵,工作浮躁,作业人员现场操作不按要求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虚设。5、在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未落实,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安全学习流于形式。通过学习我们反思很多、很多,我们应该深刻地吸取教训,对照《安全工作规程》,结合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反事故演练,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努力提高我们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无小事,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实,作出新的成效。
[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目前我们组织学习了《不该发生的伤害》的安全事故光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现场麻理不到位。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麻理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不清,现场不进行查勘,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事实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再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
时,判断缺陷又不准确,日常巡检工作又不认真,致使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规不遵,工作浮躁,作业人员现场操作不按要求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虚设。
5、在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未落实,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安全学习流于形式。通过学习我们反思很多、很多,我们应该深刻地吸取教训,对照《安全工作规程》,结合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反事故演练,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努力提高我们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无小事,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实,作出新的成效。
学习某供电局“11.12”人身死亡事故体会
2007年11月13日我部门组织学习《某供电局“11.12”人身死亡事故情况通报》,事故主要原因是:设备的产权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对外单位人员不进行安全交底,工作人员对工作地点内仍然有带电部位等现场情况毫不知情,工作班人员工作中未认真执行监护制度。事故暴露出如下安全问题:
1、用户对生产工作的管理和对设备的管理不到位,在进行设备安装和检查的工作中不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两票三制”;2.现场作业人员对在用户设备上开展的工作重视不足,在用户设备上开展的工作安排不具体细致,对现场实际情况了解不清楚,班组长安排工作、交待注意事项简单化;3.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工作前不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没有详细了解现场带电部位、安全距离、已采取安全措施等情况就开始工作;4.没有认真执行监护制度,没有明确工作人员和监护人员的工作分工,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随意性。事故证明,如果对现场工作面的工作不了解,对危险点不分析、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再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
文档模版: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日前,我班组织学习了《**省电力公司两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和《**、**两起事故》的安全事故通报,事故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
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日前,我班组织学习了《**省电力公司两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和《**、**两起事故》的安全事故通报,事故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此次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负责人安全责任不清,现场不进行查勘,作业电工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不能正确的停电、验电、挂接地线。事实再次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再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篇二: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
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目前我们组织学习了《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xx人身触电事故》《xx供电局xx误操作事故》,《xx供电局110kvxx,
变电站xx人身触电事故》的安全事故通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麻理不到位。此三件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麻理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不清,现场不进行查勘,作业人员[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事实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在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
篇二:《电力企业人身伤害事故案例选编》电力企业人身伤害事故案例选编
批准:张利君
审核:李宝明
编写:王新平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
2011年9月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9月14日公司安委会扩大会议精神,深刻吸取黄玉川煤矿
9.7人身事故教训,安健环部选编了电力企业所发生的一些典型人身伤害事故案例供生产一线员工学习。希望通过学习能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保证安全生产,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针。
惨痛的事故教训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一个个活生生的弟兄姐妹的生命转瞬即逝,他(她)们有的年龄仅有十八、九岁,豆蔻年华葬送在无情的事故当中。事故犹如一只魔兽张开血盆大口顷刻间吞噬了他(她)们的生命,给他(她)们的亲人留下的只有悲痛欲绝的哀思与心灵上挥之不去的阴影。逝者永逝,生者犹存。痛定思痛,事故的导火索是什么?是习惯性违章,是管理上的失误,是现场安全设施不完善,是作业环境不良等等,而这都与人们的安全意识、技术水平、遵章守纪和安全教育培训有直接关系。
安全工作,重在预防。通过学习,我们要居安思危。剖析我们工作中是否进行了作业或操作危险点分析,是否进行了预控,所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善。人员是否熟悉《安规》、《运规》和《检规》,是否熟知公司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与规定并能认真执行„„
《选编》通过大量活生生的事故案例和血的教训,揭示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暴露出的问题以及防范措施,是我们安全教育的很好教材。希望能够为我们杜绝违章,防范事故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
安全健康环保部
2011年9月20日
案例一青山热电厂8号炉炉膛爆炸6人受伤事故
一、事情经过
1988年4月30日10时57分,青山热电厂8号炉(WGⅠ220/100-7型燃油炉)在计划小修完工后,准备启动时焦炉瓦斯经分闸门漏入炉膛,检修人员在进行扩大点火孔面积而动用明火作业时,引起炉膛聚积的瓦斯爆炸,炉膛四角,尾部烟道,膨胀节开裂,巨大的爆炸力(能)使锅炉右后立柱炸弯并断裂,钢架失稳。由于锅炉四根立柱先后破坏,大板梁及其他横梁与立柱连接处开焊,悬挂在大板梁上的炉体塌落,大板梁、汽包、所有受热面、炉外管道包括平台楼梯全部向下向后移,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下沉,部分水泥楼板,厂房水泥立柱损坏。锅炉控制盘,锅炉及附属管道也同时受到损伤,造成6人受伤的特大事故。
二、事故原因
(1)炉膛内形成爆炸混合物的原因:该炉焦炉瓦斯接自武汉钢铁公司来的焦炉瓦斯母管,经瓦斯管道盲板,电动总闸门,分甲乙侧两路,经蝶形门,通过炉前5、6、7、8号四个分闸门进入炉膛。为准备启动,10时20分抽开瓦斯管道盲板,通过蒸汽置换,关闭瓦斯管道上的蒸汽阀和放散门后,炉前瓦斯管道充满瓦斯。
(2)由于5号门未关严,瓦斯漏入炉膛,尾部烟道(事后测量闸门开启面积为12c㎡,约为全开时流通面积的10%)。
(3)当时锅炉送、吸风机均未运行,漏入的瓦斯无法稀释。经过近0.5h的聚焦后,炉膛内焦炉瓦斯的平均尝试达到爆炸极限范围之内。
(4)因点火孔过小,点火用火把难以塞入炉膛,在场锅炉分厂检修副主任通知油枪班,要求用氧乙炔割把扩孔。10时57分,当将割把火炬伸向7号火筒点火孔时,引爆炉膛瓦斯。
三、暴露出的问题
(1)事故时,8号炉是第一次使用焦炉瓦斯,但无相应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无针对8号炉焦炉瓦斯系统的现场运行规程。
(2)现场所用的是1973年制订的煤气工作规程(仅附1~7号炉瓦斯系统
图),且在煤气的投入、煤气点火、炉膛通风等问题上不符合《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及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规定。
(3)进行8号炉焦炉瓦斯系统严密性试验时在分闸门前加了堵板,严密性试验方法不完善,认为向炉膛内漏气不要紧,因而未能发现5号分闸门关不到底的缺陷。阀门无开度指示,使运行人员对该门的实际开度不了解。同时,炉前管道充瓦斯前,没有开送吸风机对炉膛进行吹扫。
(4)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使用易燃、易爆的焦炉瓦斯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及在禁火区动火工作票制度不认真。生产指挥系统上,职责不清,没有明确一位总负责人组织这次焦炉瓦斯系统首次投运,协调检修与运行工作。
(5)没有认真吸取本厂去年9月17日发生的高炉瓦斯漏入炉膛,造成2人窒息死亡、6人中毒的事故教训。
四、防范措施
(1)管理方面:
1)新建、改建和大修后燃气系统必须经过检查验收,符合安全要求。燃气系统大修后应根据系统变化情况修订相应规程。
2)燃气系统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
3)在生产现场进行检修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4)燃气系统附近为禁火区,在该区内动火需制订作业方案,办理动火工作单和采取安全措施,经厂主管生产的领导批准后方可工作。
5)厂(或车间)应有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燃气安全管理工作。
(2)对系统的安全要求:
1)通向锅炉的瓦斯管道上应装快速隔断阀,隔断阀宜设在通往各喷燃器的支管上,在吸、送风机全部停运,炉膛熄火时该阀应能自动隔断。
2)瓦斯管道应安装低压警报装置。
3)瓦斯管道必须有插板、盲板等可靠的隔断装置,以备瓦斯管道较长时间停用,锅炉或瓦斯管道检修时能可靠隔断瓦斯。
4)瓦斯管道必须有放散装置,在介质置换时,用以向外放散有毒、易燃介
质。放散管必须接到厂外,放散管管口应高出房顶1m以上,并采取防雨,防堵塞措施。严禁向厂房内放散瓦斯。放散管不能共用。设置放散接头的位置与数量,应以保证瓦斯管道无残留瓦斯为准。
5)瓦斯管道应有蒸汽或惰性气体接头,用以向瓦斯管道通入蒸汽或惰性气体进行瓦斯置换。为防止瓦斯串入蒸汽系统,在停用蒸汽时,应有断开或加堵板的隔断措施。
6)瓦斯管道、蒸汽管道上应有就地或遥测压力表。压力表最大刻度应为正常指示值的1.5~2.0倍。应避免任意扩大量程,影响正常运行压力的监视。
7)瓦斯系统各阀门应编号,标明开关方向,并能使操作人员掌握其实际开度。
(3)运行操作方面:
1)瓦斯管道必须保持正常运行,严防回火或漏入空气。
2)应用蒸汽或惰性气体吹扫和置换管道中的瓦斯。投运时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置换空气,待管内介质含氧量合格后方可通入瓦斯。停用时用蒸汽或惰性气体转换瓦斯,待管内瓦斯含量合格后方可关闭放散管。
3)起动点火或熄火后重新点火,必须起动吸、送风机,通风时间不少于10min,通风量约为满负荷风量的25%。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瓦斯,严禁先给瓦斯后点火。
4)瓦斯系统检修完毕拆除盲板或插板后,炉前瓦斯管道应通蒸汽或惰性气体,维护管内压力略高于瓦斯母管压力。不启动吸、送风机,管道上的蒸汽门或控制惰性气体压力的阀门和放散门不关闭。
5)必须定期测定锅炉房内瓦斯易漏部位的瓦斯浓度。关键部位宜设固定的瓦斯监测装置。有人停留的环境,CO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4)检修方面:
1)燃气锅炉及燃气系统检修前必须用盲板或插板隔断。经置换,通风并用小动物或仪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炉内或管道内。
2)抽、堵盲板、插板必须有安全措施,作业时应有监护人员在场。
3)锅炉房内瓦斯管道检修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时可用食品或肥皂水查漏,严禁用火苗检查。
篇三:《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安全无小事”这句警醒我们的话在12月4日这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不管是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还是基层管理工作者,工作中都必须从全局出发,从细处入手,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能因为“这是小事”而放松警惕,“小事”同样要求我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处理。只有这样,我们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安全。针对12月4日的事故,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流程办事。
省公司入主明星电力以来,给明星公司带来了新的管理形式和管理理念。但我们部分职工未及时跟进,没有做到清空思想,转变观念,做事仍然存在想当然,不负责任,随意操作。无视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根源。制度犹如法律,制定出来后就要求我们共同遵守,流程是我们工作的过程,应等同于制度,同样要求我们严格遵守。不按制度执行,不按流程办事,就会出现差错,最终酿成事故。{2016年电力安全事故}.
2.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技能水平
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对12.4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首先应加强自身对安全规程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不越雷池半步。如典型的“两票三制”、“六要十二步”。规程及规章制度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走马观花;要结合我们工作实际,在学习的同时,组织相互讨论,明确自身工作中容易犯的各项规程规范条款,以便以后的工作加强注意,规范自身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行为,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其次,我们要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学习。12.4事故体现出我们自身技能水平差,操作能力弱。我们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培训学习的力度。培训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自身综合素质的培训,二是义务技能的培训。自身综合素质的培训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的自觉学习,多读书,了解各类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综合涵养;业务技能的培训既需要理论知识的丰富,更需要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这两方面都需要我们主动学习。多看、多问、多练是提高我们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和方式(但练习必须是在有人监护,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既要熟悉分公司的接线方式,也必须对系统线路进行必要的了解。只有业务技能提高了,我们才能在处理事故时统筹安排,对故障设备进行关键点检查,及时发现故障根源,对症下药,避免事故扩大化。
3、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长期贯彻执行
结合我自身工作特点,作为安监员,为以后预防各种安全隐患事故发生,一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和培训,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技能水平,曾强对设备的隐患排查能力;二要加强对人员的隐患排查。经常和各科室领导组织对各岗位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进行抽查,并及时向领导报告安全生产形式,采取措施组织整改,检查整改效果,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对隐患的排查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理的原则,对未及时整改的,要求说明原因,做好备案,限期整改。从根本上保障人员、设备和财产安全。
4.加强事故演练和故障信息的共享
一是要加强班组对典型事故的学习讨论和演练。演练必须落到实处,不能纸上谈兵,在条件
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实际操作。二是对事故及异常现象信息的分享。各个班组长应加强沟通学习,共享各类资源和信息。事故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特点,每个班组遇见的事故和设备故障都有不同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事故的现象及处理过程进行沟通讨论,以达到信息共享特、共同提高的目的。
5.安全检查不能“简查”和“点到为止”
企业要生产必须保证安全,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正如车间的几个大字:效益是立厂之本,安全是效益之源。12.4事故的发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重新进行了审视:安全检查不是“简查”,安全检查不能“点到为止”。这既是对运行和检修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安全人员的要求。运行及检修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职责对分管设备管理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不能流于表面,应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看、闻、听、摸”。安全监察人员同样得对人员违章、设备设施隐患和问题不能“点到为止”和“淡化”。“简查”和“点到为止”会使不少问题被漏掉,埋下隐患,留下一个个定时炸弹,导致事故的发生。
6.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俗话说就是找准自己的位子。各班组、各岗位在平时的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角色不清的现象,班长应该做什么,值班员应该做什么,特别是在事故处理中,更应该加以明确。12.4事故出现后,作为分公司的安全监察人员,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前自己常常参加各项实际工作,这导致未尽到监察及监护人员的职责,同样是对自己工作职责的漠视,也是对其他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不负责任。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尽职尽责的做好安全员的各项工作;学习黑脸包公,以“三铁”反“三违”,发现一起教育处理一起,另外加强与班组安全员的沟通,确保日常行为的管理约束,让大家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告别违章、确保安全”,使安全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12.4事故对三星团队的教训是深刻的,难以忘记的,但三星团队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是一个和谐、有冲劲、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团队,我们不会因此而沮丧,我们将以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走向新的起点,迎接新的辉煌!
篇四:《电力部门安全事故通报学习心得体会》学习xxx触电死亡事故通报心得体会
目前我们组织学习了xxxxx触电死亡事故通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监护不到位。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不清,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事实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学习,再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切实落到日常工作中。这些事故的发生,使每个员工的心里都十分沉痛,同为电力人,发生在他们身上,如同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一样,沉痛的教训,只有认真思考,进行反思。通过学习,体会如下:
1、事故充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违行为就是野蛮行为,不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只图省事、快当、存绕幸心理,怕麻烦,这就是事故发生的必然。
2、作业人员严重的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和保障安全的技术措施,这也是事故发生的必然。
3、制度的缺失,管理的缺位。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执行力差,而且在检查中只报喜不报忧,平时对设备管理又
不到位消缺又不及时,判断缺陷又不准确,日常巡检工作又不认真,致使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规不遵,工作浮躁,作业人员现场操作不按要求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虚设。
5、在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未落实,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安全学习流于形式。通过学习我们反思很多、很多,我们应该深刻地吸取教训,对照《安规》,结合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反事故演练,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努力提高我们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无小事,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实,作出新的成效。
篇五:《电力安全事故心得体会》日前,我班组织学习了《**省电力公司两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和《**、**两起事故》的安全事故通报,事故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此次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负责人安全责任不清,现场不进行查勘,作业电工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不能正确的停电、验电、挂接地线。事实再次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再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切实落到日常行动中。
通过学习,现体会如下:
《**省电力公司两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和《**、**两起事故》的安全事故原因及暴露出来的问题{2016年电力安全事故}.
1。作业人员严重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不验电,不挂接地线的情况下进行上杆作业,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2016年电力安全事故}.
2。对线路设备不熟悉(该10kv线路隔离开关错接线)。日常对设备管理不到位,消缺管理不及时,判断缺陷不准确。日常的设备巡视过程没有认真,致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没有及时解决,为此次的事故埋下了严重的导火索。
3。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流于形式,现场查勘不到位,漏列了重大危险点(现场该线路上有8家双电源用户)作业人员现场操作不按要求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形同虚设。
4。安全工具,防护用品的配置工作未落实到位,对绝缘棒,验电器等绝缘工具的日常管理不完善。
5。在该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未落实,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学习流于形式。
通过此次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对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结合我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设备全过程管理以及事故通报的学习,提高我们的安全思想素质,做到安全无小事。
篇六:《电力安全事故案例感想》电力安全事故案例感想
安全无小事”这句警醒我们的话在12月4日这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不管是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还是基层管理工作者,工作中都必须从全局出发,从细处入手,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能因为“这是小事”而放松警惕,“小事”同样要求我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处理。只有这样,我们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安全。针对12月4日的事故,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流程办事。
省公司入主明星电力以来,给明星公司带来了新的管理形式和管理理念。但我们部分职工未及时跟进,没有做到清空思想,转变观念,做事仍然存在想当然,不负责任,随意操作。无视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根源。制度犹如法律,制定出来后就要求我们共同遵守,流程是我们工作的过程,应等同于制度,同样要求我们严格遵守。不按制度执行,不按流程办事,就会出现差错,最终酿成事故。
2.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技能水平
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对12.4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首先应加强自身对安全规程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不越雷池半步。如典型的“两票三制”、“六要十二步”。规程及规章制度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走马观花;要结合我们工作实际,在学习的同时,组织相互讨论,明确自身工作中容易犯的各项规程规范条款,以便以后的工作加强注意,规范自身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行为,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其次,我们要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学习。12.4事故体现出我们自身技能水平差,操作能力弱。我们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培训学习的力度。培训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自身综合素质的培训,二是义务技能的培训。自身综合素质的培训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的自觉学习,多读书,了解各类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综合涵养;业务技能的培训既需要理论知识的丰富,更需要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这两方面都需要我们主动学习。多看、多问、多练是提高我们操作技能的必要手段和方式(但练习必须是在有人监护,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既要熟悉分公司的接线方式,也必须对系统线路进行必要的了解。只有业务技能提高了,我们才能在处理事故时统筹安排,对故障设备进行关键点检查,及时发现故障根源,对症下药,避免事故扩大化。
3、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长期贯彻执行
结合我自身工作特点,作为安监员,为以后预防各种安全隐患事故发生,一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和培训,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技能水平,曾强对设备的隐患排查能力;二要加强对人员的隐患排查。经常和各科室领导组织对各岗位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进行抽查,并及时向领导报告安全生产形式,采取措施组织整改,检查整改效果,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对隐患的排查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理的原则,对未及时整改的,要求说明原因,做好备案,限期整改。从根本上保障人员、设备和财产安全。
4.加强事故演练和故障信息的共享
一是要加强班组对典型事故的学习讨论和演练。演练必须落到实处,不能纸上谈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实际操作。二是对事故及异常现象信息的分享。各个班组长应加强沟通学习,共享各类资
源和信息。事故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特点,每个班组遇见的事故和设备故障都有不同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事故的现象及处理过程进行沟通讨论,以达到信息共享特、共同提高的目的。
5.安全检查不能“简查”和“点到为止”
企业要生产必须保证安全,安全才能促进生产。正如车间的几个大字:效益是立厂之本,安全是效益之源。12.4事故的发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重新进行了审视:安全检查不是“简查”,安全检查不能“点到为止”。这既是对运行和检修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安全人员的要求。运行及检修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职责对分管设备管理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不能流于表面,应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看、闻、听、摸”。安全监察人员同样得对人员违章、设备设施隐患和问题不能“点到为止”和“淡化”。“简查”和“点到为止”会使不少问题被漏掉,埋下隐患,留下一个个定时炸弹,导致事故的发生。
6.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俗话说就是找准自己的位子。各班组、各岗位在平时的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角色不清的现象,班长应该做什么,值班员应该做什么,特别是在事故处理中,更应该加以明确。12.4事故出现后,作为分公司的安全监察人员,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前自己常常参加各项实际工作,这导致未尽到监察及监护人员的职责,同样是对自己工作职责的漠视,也是对其他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不负责任。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尽职尽责的做好安全员的各项工作;学习黑脸包公,以“三铁”反“三违”,发现一起教育处理一起,另外加强与班组安全员的沟通,确保日常行为的管理约束,让大家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告别违章、确保安全”,使安全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12.4事故对三星团队的教训是深刻的,难以忘记的,但三星团队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是一个和谐、有冲劲、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团队,我们不会因此而沮丧,我们将以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走向新的起点,迎接新的辉煌!
篇七:《电力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电力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发电厂或者变电站
造成电网减供负荷的比例
造成城市供电用户
停电的比例
因安全故障造成全厂(站)对外停电的影响和持续时间
发电机组因安全故障停运的时间
和后果
供热机组对外停止供热的时间
区域性电网减供负荷30%以上电网负荷20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区电网,减供负荷30%
以上
电网负荷5000兆瓦以上
特别重大事故
20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区电
网,减供负荷40%以上直辖市电网减供负荷50%以
上
电网负荷2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
电网减供负荷60%以上区域性电网减供负荷10%以上
重大事故
30%以下
省、自治区电网,减供负荷13%
直辖市30%以上60%以下供电用户停电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50%以上
50%以上70%以下)直辖市60%以上供电用户停电
电网负荷2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70%以上供电用户停电
电网负荷20000兆瓦以上的供电用户停电(电网负荷2000兆瓦以上的,{2016年电力安全事故}.{2016年电力安全事故}.
以上30%以下{2016年电力安全事故}.
电网负荷5000兆瓦以上20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区电网,减供负荷16%以上40%以下电网负荷1000兆瓦以上5000兆瓦以下的省、减供负荷50%以上
直辖市电网减供负荷20%以
上50%以下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电网减供负荷40%以上(电网负荷2000兆瓦以上的,减供负
荷40%以上60%以下)电网负荷600兆瓦以上的其他设区的市电网减供负荷60%以
上
区域性电网减供负荷7%以上10%
以下
电网负荷20000兆瓦以上的省、自治区电网,减供负荷10%
以上13%以下
较大事故
电网负荷5000兆瓦以上20000兆瓦以下的省、自治区电网,减供负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