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把真经念好(一)
详细内容
杨明是一个行事低调的人,在Google上搜索有关他的内容,只有寥寥几条,但他在国内软件行业的影响力却十分显赫。因为一手打造了中国IT职业教育的第一品牌北大青鸟APTECH,他在年初被一家权威软件媒体列为影响中国软件开发的20人之一。
截至2003年底,北大青鸟APTECH在全国建立的授权培训中心已达百余家,累计学员5万人,在国内众多IT职业教育机构中独执牛耳。从技术精英到管理行家,作为北大青鸟APTECH的领军人物,杨明正以其执着,努力改变着国内软件业人才匮乏的现状。
培养软件蓝领
在今年的NBA总决赛上,蓝领工人底特律活塞队出人意料地击败了豪华之师洛杉矶湖人队,团队精神、合理的人员配备被认为是制胜之道。
杨明说:巨大的软件人才缺口是国内软件行业的软肋,但更突出的问题是软件人才层次的单一和结构的不尽合理,我要做的就是培养中国的软件蓝领。
这是一个新鲜而有趣的名词,刚一提出就引起很大争论:做软件的都是一些高端人才,怎么会有蓝领?杨明的认识来自于他的经历,他曾担任北大方正技术方面的工作,后出任北大方正出版系统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杨明在工作中发现,软件企业从业者的学历大多很高,而软件人才又相对短缺,这造成了软件企业人才的高流动率,带来的是企业运行的高成本。
事实上,软件开发有些需要顶尖的人才、顶尖的技术,而大多数工作并非如此,普通人员经过培训也可以做。因此杨明认为,软件开发人员应该是多重结构、分工明确的,有做客户需求的,有做框架设计的,有做编程的,有做测试的,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保证企业人才的相对稳定。在了解到北大青鸟APTECH公司的目标就是培养基础层次的编程人员后,杨明觉得这和他原来对软件人员结构的认识非常吻合。担任了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后,他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定位,就是为软件企业培养基础人才,比如能够做编码和测试的,也就是软件蓝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