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残疾人就业前景仍不乐观
详细内容
在法国6370万的人口中超过11%的是残疾人。近年来,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法国各界的关注。一方面是残疾人的失业率为19.3%,远高于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工作才是让残疾人重塑自我、融入社会的最好方法。于是,法国政府在2005年2月颁布了旨在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令。一晃四年多过去了,这一法律是否发挥了作用?虽然答案是肯定的,但其效果并不如人们想象中明显。
在这部法律中有一条"硬性指标":所有职工人数超过20人的企业均有义务雇佣6%的残疾人。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半数的法国企业达到了这一标准,而27%的企业竟然"无动于衷",没有雇佣任何残疾员工。2007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私营企业残疾员工的比例只有2.7%,公立部门的比例略高,但也只有3.55%。
在解决残疾人就业方面,法国企业界只能交出这样的答卷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雇佣残疾人并非"纸上谈兵",企业不可能为了完成指标随意招聘,不问学历和能力;另一方面,"大限"尚未到来。法国政府颁布法令时就将第一次"统考"日期定在2011年元旦。届时政府部门将会对企业进行普遍调查。未达标的企业将被处以巨额罚款,标准是少雇佣一名残疾人职工缴纳大约1.2万欧元的罚款,不过现在离这一期限尚有时日,因此许多企业并不着急完成指标。而目前蔓延的金融危机,更是给残疾人的就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旨在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国残疾人融入基金会近期表示,金融危机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基金会今年将额外提供1.35亿欧元的资金,帮助那些接纳残疾人的企业和初次就业的残疾员工。具体来说,签订了至少一年的劳动合同的残疾人将获得1800欧元的融入奖金;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最高可获得1.2万欧元的奖励,并可以得到简化贷款手续的优惠政策;雇用残疾人的企业包括非商业性的机构将获得6000欧元的奖励;将残疾职工的合同从有限期合同变为无限期合同的将获得3000欧元的奖励;在未来一年内对残疾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的企业还可以获得2000欧元的补助。
目前,法国也有不少企业开始着手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帮助。法国兴业银行残疾人就业部主任贝诺认为,造成残疾人就业难的原因很多,除了行动不便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例如进入法国银行业的最低学历是"高中毕业证+两年大学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大专水平。而目前83%的残疾人不具备这一学历,这也是众多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残疾员工的重要原因。于是,法国八家银行合作成立了"残疾人银行业务培训中心",对有志于进入银行业、但是学历不够的残疾人进行专门培训。2008年,兴业银行就从培训中心招聘到了8名员工。
对于银行业界的培训机制,法国社会互助国务秘书雷塔尔女士认为值得提倡,希望其他行业和企业以此为榜样。她还表示,政府今年将考虑改革残疾人省级接待中心,以便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不是整体划一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