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残疾人创业>残疾人创业之星的不屈人生(一)

残疾人创业之星的不屈人生(一)

详细内容

  创业难,难创业,作为残疾人创业更是难上加难。这些年来,我们却欣喜发现,荆楚大地的380万残疾人中闪烁出一颗又一颗的创业之星。昨晚,我省隆重表彰了"湖北首届十大残疾人创业之星"。舞台上,残疾人企业家们光彩夺目,但谁又知道他们的背后流淌过多少辛酸的汗水,历经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
  两万双布鞋异地被骗走
  苦寻20天终擒假老乡
  李建华一岁多时,不幸染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肌肉萎缩。在一家国营美术公司当了两年的临时工后好不容易转正,但由于市场效益不好,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986年,他开始了独闯江湖的生涯。
  擅长国画的李建华想借一技之长换碗饭吃,谁料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向客人推荐时,因为身体原因,往往还没进门就被拦住了,后来干脆回家帮妻子卖灯芯绒布拖鞋。妻子也没有工作,在家中办了一个小鞋厂,雇了两名工人,产品则是单一的灯芯绒布拖鞋。在一名布鞋厂退休工人的加盟下,他东挪西借凑齐了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了摸爬滚打的商海生涯。一年下来,居然赚到了1万多元,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又单独承包了一家街道厂,工人也增加到30余人,3年后又发展到100名员工。日子在奔波与忙碌中不断度过。李建华揣着样鞋,拄着拐杖,跌跌撞撞,北至哈尔滨,南到广州,一点点打开销售局面。现如今,李建华的鞋业有限公司拥有员工近200余人,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每年出口创汇200余万美元。
  致富后的李建华感慨商海无处不艰辛。1994年7月,他听人说昆明的布鞋销售形势比较好,只身前往昆明考察。到了那里才发现,自己得到的信息并不准确。但就在返回武汉的列车上,遇到了一个"湖北老乡",那人拿出一个证件,上面写着某军区后勤部购物处,对方热情地对他说:看到你这么不容易,我来帮帮你吧。正为布鞋销路犯愁的李建华可乐坏了。两个人当即约定,对方订购两万双布鞋,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
  一起回到武汉后,他当即从库房中提出两万双布鞋,发到昆明。到了昆明,他雇了一辆卡车将布鞋装上,正当李建华要上车时,"老乡"拦住了他,假惺惺地说,"你腿脚不大方便,这样吧,我在前面卡车上押车,你和我的同伴坐出租车在后面跟着,到了仓库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李建华当时也未细想就同意了。两辆车一前一后出发了,谁知半路上遇到一个路口,出租车落在了后面,李建华有点不放心,同车的那个人还安慰他说,没事的,我知道地方。不久,出租车停住了,可是等了好一会,也没见卡车的影子。那个人又说,"我下车去迎一迎他们"。说完还没等李建华同意就下了车。那个人装模作样地走了20多米,忽然撒腿就跑,等李建华反应过来,对方已经没了人影。
  两万双布鞋就这样被骗走了。李建华整整3天睁着眼躺在旅馆里,不吃不喝。"骗子得逞后,肯定要销赃,昆明山高路陡,经济也比较落后,一般人吃不下这笔6万多元的货,只要守在当地,肯定能找到他们。"将种种可能一一分析透彻后,李建华借了一辆自行车,开始穿街走巷寻找线索。苍天不负苦心人。第二十天,一个经销商打来电话,说有人拿来的样子和他的产品很像。李建华听后急忙赶过去,发现对方拿来的样子正是自己的产品。当天晚上,那位"老乡"落到警察手中。
  一把剪刀"剪"出"第一桶金"
  生意红火竟遭来同行围殴
  张仿成五岁那年发烧一场,到村里看医生,由于针头消毒不严,致使他右腿患病落下残疾。13岁时母亲离开人世,一家五口人仅剩下父亲一个劳动力,因家庭经济贫困,只上过小学五年级的他过早地走入了社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仿成下湖捕鱼捞虾换成队里计算的工分,放牛做家务,学成裁缝手艺。一把尺,一把剪刀,24岁时,他带着练就的本领开始四处闯荡,应城、京山、潜江、汉阳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82年,张仿成带着"第一桶金"重新回到大湾村。这一次,他决定自己做老板,再也不离开生他养他的大湾村了。他从事辗米、磨面、养殖、服装加工,一切都让他觉得轻车熟路,得心应手。闲暇之余,他参与了系列农副产品的购销,从一宗宗到成批成批的大买卖,十年间,张仿成积蓄起了父辈们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属于自己的600万元。"成儿有了这么多钱,该坐享清福了吧!"邻里乡亲们背后议论纷纷。600万元,对出身清苦的张仿成来说,就是吃利息,这一辈子也足矣,可这不是张仿成的性格。从1992年起,他先后投资创办了天门市成龙搏击武术学校等多个实体。为了拓展自己的事业空间,他把企业从农村搬到了小集镇上。由于他经营有方,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因此引起同行的嫉妒。有一次,集上一同行,组织6个人借此围攻殴打他,一个残疾人,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被打得鼻青脸肿。他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好心的乡亲们,自发组织起来,到集镇上为他评理,派出所为他讨回了公道,这使得他好生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