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感悟>创业失败并非绝境(一)

创业失败并非绝境(一)

详细内容

  创业失败当然令人难过,但要搞清楚失败的原因,下一次才可能取得成功。

  2000年初,西娅・施耐德(TheaSnyder)还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上驰骋。她的公司1call4all。要利用遍布全美国的设备和服务连接起移动用户。她那时有20名员工,150万美元的资金,还有像cast和AT&T这样的重量级客户。

  但施耐德后来开始着急了。几家大公司没能坚持下去,服务提供商签约速度太慢。由于现金流越来越少,施耐德尝试了她所知道的一切手段来维持公司的经营,包括从外面聘用CEO,更改公司的名称。然而最后,她知道只有一条路可走了。2001年1月,她解散了团队,不再为这个公司继续投入,这一失败震撼了纽约阿尔巴尼的整个商业社区。“不像硅谷,每天都有企业倒闭,”她说,“这是保守的美国东北部,你就不能谈论失败。”

  时光迅速流转到2008年,经济发展缓慢让许多创业者都在为公司失败的可能性所忧虑。账单越积越多,银行开始敲他们的门,有些公司老板会把他们最后的资金花在一个也许会演变成噩梦的想法上。这是个大错误,约翰・赫尔曼(JohnL。Herman)说。他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位咨询顾问,曾经帮助了1,000多家遇到困难的公司。

  “失败并非绝境,”他告诉他的客户,“如果你听到家里的烟感器报警了,你就会跑。那么为什么创业的时候我们会忽略报警呢?如果你听到警报,撤离得足够迅速,就可以避免长远的损失。”

  这种建议与许多所谓的专家持的鼓励态度正好相反。在互联网上进行一次关于“小公司失败”的搜索,你很难发现任何资源,甚至连涉及这种承认失败的可能性的信息都找不到。“对于成功的小企业老板来说,失败不是一种选择,”一个商业孵化器网站坚持声称。另一位资历很深的商业博客作者说:“忘掉失败,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成功上。”但是这种盲目性对于你现有的企业、以及未来要创办的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看看吧,沃伦・巴菲特不会一直持有他购买的每支股票。”赫尔曼说,“同样的道理也应用在企业家身上。死撑到底的想法是不理智的。我的哲学是你要在自己的掌控下做所有的事。然后,如果市场告诉你撑不下去了,那你就收拾家伙奔向下一场游戏。”

  退出“游戏”可能很艰难,大卫・科恩(DavidCohen)说,他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尽管在他的经历中已经拥有三家成功的公司,但他说,彻底关闭掉他的移动社交网络平台iContact时还是很痛苦。

  “多数创业者都是永恒的乐观主义者,”他说,“我们一直在想,‘我们能让它继续向前发展,’即使所有的信号都表明这不是推出产品的合适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