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大学生创业>布丁移动徐磊:以成败论英雄 创业贵在坚持(一)

布丁移动徐磊:以成败论英雄 创业贵在坚持(一)

详细内容

提到布丁移动CEO徐磊,很多人都更习惯叫他“徐博士”。作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徐磊本人从创业开始便从未停止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思考。与同窗一起做芯片设计,加入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出任战略合作部总经理,最终创立布丁移动。用徐磊自己的话说:“创业者没有公式,只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实在不容错过。”

  

  1992年,徐磊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从此在电子工程系一路本硕博连读了十年。

  作为一名学生,徐磊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工作是1996年。那一年正值亚特兰大奥运会,徐磊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一个奥运的专题策划。此时的徐磊也许并未想到,自己从这一刻开始便和互联网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专业使然,徐磊首先选择的创业领域还是芯片行业。在校期间徐磊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随着中国半导体行业黄金十年的到来,2001年,徐磊和这些学长们共同创建了同方微电子公司,并从此在硬件领域一做就是九年。而当时徐磊本人还在攻读博士学位。

  

  “第一次创业虽然没有在互联网领域展开,但硬件和软件本身就是IT行业内紧密联系的两大产业。”的确如徐磊所讲,在同方微电子工作的几年里,他从CTO做到副总裁,对行业的整体把握也愈发的老练和全面。

  “硬件行业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的创业环境,”徐磊在芯片研发的过程中发现,硬件是一个投资巨大且回报期很长的领域,多年以来都鲜有投资人愿意在这个行业投资。“芯片的成本取决于市场规模,出货量越大分摊成本越低。近年来硬件的同质化愈发严重,想在芯片业形成差异化优势要比做软件困难的多。”

  虽然同方微电子具备很强的国资和资源背景,被徐磊笑称是一个“躺着也赚钱”的行业。不过面对着周而复始的工作流程,徐磊却一直在思考着行业内的痛点。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有个新兴的领域能够很好的解决芯片生产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吸引徐磊的正是移动互联网。

  当硬件研发还在遵循摩尔定律制造芯片的时候,徐磊看到,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的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完成更新换代。“你生产的软件可能一两周就需要迭代,假设到了两三个月企业还没有为产品推出新版本,基本上就在行业里失去竞争力了。”

  这个领域带来的全新模式让徐磊看到了机会。离开同方微电子公司后,徐磊并没有急于展开二次创业,而是加盟了李开复的创新工场。虽然徐磊本人将在创新工场工作的这段时间称作“休整期”,但正是这几个月的准备帮助徐磊完成了二次创业的全部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