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为企业拍宣传片年收入300万(一)

大学生创业为企业拍宣传片年收入300万(一)

详细内容

  “中建总承包汇报片”、“招行服务部专题片”、“金地产业MV”……在武汉天堂映画文化艺术公司刚搬的新办公楼内,一块不大的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他们刚刚完成或正在筹备的项目。

  5年时间,这个从3名大学生和一台电脑起步的公司,抓准视频广告的商机,如今年业务收入已接近300万元。

  校园电影触动商业神经

  天堂映画公司的总经理董松岩刚当选2011年湖北“百名青年创业榜样”。他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动画专业,从大学开始就喜欢影像艺术,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拥有当导演的梦想,“我是有很强表达欲的人,而影像包含了所有的表达形式。”

  董松岩从大三开始拍影片,风格大多唯美、科幻,大四时和同伴何俊拍了校园电影《灯火阑珊》。当时有外面的商家找到他们想赞助,学长也鼓励他们自己创业,但董松岩当时觉得自己创业很不靠谱,担心生存都难以保证,最后还是像其他同学一样去找工作。

  毕业前,他来到杭州一家影视公司,实习了一个月后才发现,看起来很光鲜的影视公司学不到什么东西,于是他决定暂时不找工作,先拍一个片子试试。他把这个自编自导的电影命名为《初夏》。当时什么都没有,只有“几个人、一个剧本、一腔热血”,最后是一家网站提供了器材和部分经费。

  《初夏》可谓相当成功,在正式的电影院举行了首映式,入围第二届全球华人非常短片创意大赛最佳MV奖。而在这个过程中和各种商家打交道的经历,让董松岩发现随着各种视频终端的出现,视频广告的需求很大,他开始觉得自己创业生存应该不成问题。

  2006年7月董松岩大学毕业,10月他和同伴何俊、涂毅筹资10万元注册成立了“天堂映画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公司在街道口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买了一台电脑,就算开张了。“涂毅负责业务、市场,我负责导演创作,何俊负责技术,3个人出去谈合作项目,公司就必须锁门了。” 为了不显得“势单力薄”,三人出去洽谈业务时自称为公司的一个“项目组”。

  虽然公司小,但他们考虑到朋友合作的公司很容易发生纠纷,于是从一开始就股权如何分配、公司如何管理达成了共识,并决定股权和工作分开。每个人的工资根据岗位确定,而非股权。这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浪漫短片聚集“粉丝客户”

  公司刚成立不久,董松岩他们便通过朋友的朋友介绍接到了第一笔业务:给一家污水处理厂拍视频广告。

  订单拿到手,他们却不知道应该报价多少:定高了争取不到客户,定低了又可能“坑”了自己。3个人根据成本一估计,决定报价5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