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大学生创业>跳“农门”:大学毕业生黄强洋果敢回乡创业(一)

跳“农门”:大学毕业生黄强洋果敢回乡创业(一)

详细内容

很多年轻人千方百计跳出“农门”。然而,大学毕业生黄强洋寒窗苦读十几年后,却选择跳进“农门”。

  “这两个西瓜13斤7两,总共18元钱……”7月1日下午3点过,在资中县兴隆街镇双桥村2组无公害西瓜指定零售点,大学毕业生黄强洋热情地为顾客称西瓜。

  黄强洋的老家在双桥村4组。2008年大学毕业后,敢闯敢干的他在城里开过租车行、干洗店,跑过销售,推销过保险。那时,他每月能挣四五千元钱。

  2009年底,双桥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备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谁也没想到,黄强洋得知这一消息后居然作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回乡创业!

  黄强洋是家里的独子。当时,父母很担心,希望他慎重考虑。黄强洋却认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好政策会向农村倾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前景一定会很好!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里,黄强洋负责办公室的工作,刚开始时每月工资只有1000元。

  “起初没有资料,连策划书都没有!”黄强洋说,他随村干部、村民到外地考察,增长了见识,然后认真起草各种材料。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黄强洋积极参加各种突击行动。

  2010年夏天,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玉米丰收了。黄强洋顶着烈日挑玉米,100多斤压在肩上时,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压力”!

  第一天下来,黄强洋的右肩肿了,疼痛难忍。但是,他没有对别人说,第二天、第三天仍然坚持挑,后来右肩竟脱了一层皮!

  每次买小牛,都要半夜才能回到村里,于是黄强洋和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在村口等候,然后一头一头地将小牛从村口牵进牛圈。

  当年下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买回一台旋耕机。当时,大家都不会用旋耕机挖土。黄强洋心想,自己年轻,知识多一些,学起来更快,于是自告奋勇试着用旋耕机挖土,花了3天时间就学会了。虽然挖土没有工钱,但是他干得相当认真。

  2011年夏天又要挖土,这个重任自然又落到了黄强洋身上。

  每天清晨,黄强洋6点就起床,检查完旋耕机后便去挖土。白天骄阳似火,旋耕机没有遮阳棚,黄强洋总是累得汗流浃背。

  就在那时,黄强洋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因为他感觉要实现理想实在太难了!“不过,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黄强洋对记者说。

  黄强洋冷静思考:如果他当“逃兵”,其他人的思想也会涣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受到影响!于是他积极调整心态,坚强地挺了过来。

  100多亩土挖完后,黄强洋累瘦了,皮肤晒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