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亲述所经历的那些O2O大坑(一)
详细内容
这年头,再不谈谈微信、小米、可穿戴、O2O、极致单品、产品为王、免费经济等概念名词都会被鄙视没有互联网思维了,吼吼。简单的交流了下对创业方向的考虑,历经一段时间的摸索,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晓,结论是“坑很多,而且有些坑是无法避免的”。从这篇开始写O2O,会逐步深入,伴随着我们自己的实践,记录下我们的实践收获。
Online To Offline,线下是传统业务,to可以是线上到线下、也是线下到线上,更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所以O2O说的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毫无疑问,这是未来十年最大的发展趋势,就是大家说的红利和风口。
1、左倾
左是保守,意指严重依赖传统资源,觉得传统资源越多越好,可以形成门槛和独特优势,很多摇旗呐喊做O2O的都号称自己拥有多少线下资源、背靠多大的靠山。对这个问题要分析对待,要看所在行业的Know-how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是会形成门槛。
比如对团购和订餐行业,整合的是信息资源,这时说自己拥有多少餐馆其实价值不大,自身餐馆能做的就是网上订餐了。但对于装修、房产、包装印刷、教育、智能硬 件等领域,多年积累形成的行业高度垂直和深入,此时具备一定的传统资源是非常有价值的。左倾带来的问题是无法跳出三界外,用新的角度和思维去看待传统产 业;同时,因为左倾会束缚管理团队的手脚,理念的冲撞引发的惨剧比比皆是。
2、右进
极度冒进,觉得互联网思维解决一切,互联网无限伟大, 就等着接管所有产业了。相比互联网的轻运营,传统行业都是苦活脏活,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司很难落地去执行,设想下,如果调整下搜索引擎规则、多设计几套表情 就能带来巨额的收益,谁会愿意换上工装,在装修工地、生产工厂、印刷车间、教室课堂挥汗如雨了。退一步,即使战略上确定要进入,也很难有这个基因去执行 (关于“基因论”,军无戏言后续会写专文阐述)。近期碰到一些IT或互联网的朋友,有做O2O的冲动,但都下不了决心跳进去脏了自己的手,呵呵。
3、 工具,而不是思维
在整个行业焦虑症的情况下,很多O2O停留在把互联网作为工具的层面,从微博营销到微信公众号、从PC网站到手机微站、从淘宝开店到微 信商城、从平面广告到移动推广、从高大上TVC到小清新微视频、从兜售产品到社区运营和粉丝营销,传统行业都在紧跟步伐,从“看不懂”到“不会做”,再到 “尝试做”,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更多的还是把互联网作为工具,而不是深入到思维体系,当然,这种进化是个体主观上没法独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