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了解市场>物联网养鸡:一边逛街一边照看养鸡场(一)

物联网养鸡:一边逛街一边照看养鸡场(一)

详细内容

  作为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物联网在第二、三产业大显身手已不新鲜。将物联网与第一产业结合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44岁的温志开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养鸡已经20多年,没有自动化的时候,只能养5000只鸡,还是夫妻两人一起养。现在可以养1.5万只鸡,我老婆一个人在手机上按按键就搞定了,我自己可以解放出来去垦山,搞搞林业种种树,又是一项收入。”有车有房的温志开指着他那辆车,觉得比城里人生活更幸福。

  这是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竹镇石头冲村一个普通农户的真实生活。

  

  “现在用物联网管理鸡舍,我把手机带在身边,没时间回来时,用手机就能了解鸡舍情况,下雨了,一按键就可以把防雨窗帘降下来,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自动投料、调节风扇降温、晚上开灯……”温志开得意地介绍。

  帮助温志开实现养鸡现代化管理的是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这家公司数据信息中心的LED屏上,各家合作农户鸡舍的实景图、数据变化的柱形图、在养户的资料全都清晰地显示出来。

  “养猪养鸡也需要物联网,”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鹏程指着屏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像温志开这一户,我们不仅能够看到鸡舍最近1小时、最近12个小时的温度变化情况,还可以知道这个农户‘倍增计划’的收益情况,用了半年,这一户的经营利润就实现了从4万元到7万元的增长。”

  记者在温氏信息中心LED大屏幕上看到,一头耳标为B-054的猪,它的性别、体重、吃的饲料、每小时进食多少都有明确的显示。这项技术也能很好地掌握猪生长的一些常数,发现有异常就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互联网和物联网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猪肉、牛肉、鸡肉等禽畜产品已经实现了生产的全程监控并实现全球贸易和送达。

  温氏集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水稻、玉米等种植普遍推广使用了机械化,但鸡猪养殖业自动化进展偏慢,许多地方的养殖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劳作阶段,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养殖效益也难以提高,与新形势下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早在1991年,温氏集团开始着手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初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发局域网范围内的专业户管理等业务系统,2005年开始实施集中式信息系统即EAS系统,同时,建立了能够实时反馈整个集团宏观运营状况的决策支持数据平台。

  通过EAS系统能实时处理采购、饲料管理、销售、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确保每个管理环节的标准化与规范性,同时也较好地实现了生产经营数据的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