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楚雄州5万返乡农
详细内容
姚安县栋川镇马草地村委会马草地八组41岁的农民金会文,去年12月从打了两年工的广东省东莞林木皮具厂被裁员回家后,立即投入到了本镇热火朝天的中低产田改造中,她每天有30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家庭,养殖畜禽,既免了奔波的麻烦,还获得了一笔不薄的收益。楚雄彝族自治州针对今年返乡农民工增加,农民外出就业困难等实际,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力度进行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扶持其返乡就业。目前已有5万名返乡农民工活跃在建设家乡的岗位上,就近找到了适合自己专长的工作。
南华县被列为云南省首个外派劳务基地县,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数达2万余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失去了在外地工作的机会和收入。而州县从去冬今春轰轰烈烈展开的中低产田改造,为他们提供了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的机会。记者近日在龙川镇徐营等4个村700多公顷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每天上阵的1500多名劳动力中,返乡农民工达600余人。徐营村庄科小组的康永华告诉记者,现在在家做工的收入比外出要高,今后10年,州县的中低产田改造到哪里,他就追到哪里务工,暂时不准备外出了。
栋川镇马草地村三组的返乡农民工张家友,2月初听说要在本镇展开高稳产农田建设,就立即召集了四五十位返乡农民工去报名揽活。记者在工地上见到他时,他正满头大汗地忙前忙后,搬石头、挑沙浆,查看沟渠表面光不光滑、沙浆牢不牢固、线条符不符合标准。他说,在外闯荡了几年,眼界要宽一些,建设家乡的责任心也更强了。当问到外出打工与在家做活的区别时,张家友说,要想多挣钱,就要按质按量干好本职工作,这是在外学到的诚实,在广东等地的大城市打工,虽然每月可以挣1200元左右,但花销也大,现在家门前每月就可挣1500元以上,还能照管老人和小孩。
去年,楚雄州遭遇了"8·30"地震和"11·02"滑坡、泥石流特大自然灾害,有7000多户民房重度受损需重建。记者了解到,在楚雄市、双柏县、元谋县和永仁县的灾害恢复重建现场,已有2.5万名返乡农民工投入建设。
楚雄州规划年内完成2万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其中返乡农民工1万人,目前已经举办了37个培训班次,培训返乡农民工3200人,先后开设了砖砌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电器维修、客户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11个培训专业,培训后就业率达80%。为最大限度地方便返乡农民工就近参加培训,楚雄州各级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还把培训班办到了村委会。近日,大姚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先后组织培训机构深入到金碧镇钟秀、三槐、殷连等村委会对665名返乡农民工免费开展了家用电器维修、中式烹调、电工等技能培训。全州共落实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资金2500万元,从18个方面制定了减轻企业生产成本、保企救岗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