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南溪十大扶持措施促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详细内容
从南溪县就业服务管理局获悉,为有效实施就业帮扶,该县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制定了促进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创业的十大措施。
这十大措施为:一、把吸纳安置作为企业及企业主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之一。二、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岗位援助。三、对自主创业的人员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实行税费减免政策。四、建立5个"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见习基地",帮助尚未就业的人员见习就业。五、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优质的市场化就业平台,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六、通过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安排培训资金,实行免费培训。七、对实现灵活就业的人员办理就业登记,对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每人每年1000元补贴,就业困难人员中的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和残疾人给予每人每年25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八、落实社会保障措施,企业聘用被征农转非人员中的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和残疾人一年以上,且按时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社会保险的,给予企业每人每月200元的社保补贴,期限为3年;落实失业保险制度,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发放不超过24个月的失业救济金。九、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在县就业局建立"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服务中心",专门承担他们的就业服务工作;在被征地农转非人员集中的乡镇设立乡镇服务中心,在就业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十、建立政府奖励补助机制:按企业吸纳人数的多少实行奖励,最高达8万元;对自主创业人员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给予奖励1000元。
罗小茂 晚报记者 胡雪
五大特色产业 促高县农业加快发展
晚报讯 近日,记者在宜宾市委办公室获悉,高县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壮大蚕桑,茶叶,林业,畜牧和粮油五大产业体系,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对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为全县农民收入重要的增长点。
目前,全县水稻已播种13万公斤,玉米已播11.25万公斤,红苕已种植252万公斤。预计将完成大春粮食作物播面47.68万亩,总产达22万吨,比上年增长1.5 %以上;全县畜牧业上建设生猪、蛋鸡、奶牛等七类标准化养殖小区。截至目前,生猪出栏新增17.25万头以上,同比增长19.6%,双河乡奶牛养殖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