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战略>未来品牌没有粉丝必死(一)

未来品牌没有粉丝必死(一)

详细内容

我们处在一个飞速社群化的社会,未来独立存在的媒体产业链可能会被逐渐消融掉。这是罗振宇在2013第三届中国汽车意见领袖论坛上的演讲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用生态的方式面对早已变成生态的环境,而未来的品牌没有粉丝迟早会死。以下为其主要观点提炼,创业邦有删减:

  今天主要讲两个话题。第一,所有传统产业包括我们媒体人的困境。要应对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困扰,就得理解互联网带来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工业社会所有的努力都是解决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互联网把这个问题否定掉了,变成了所有难题都是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企业都感觉到在互联网时代有乱糟糟的声音。如何处理这样的舆论境况,解决方案只有两个。第一,从组织性状态回到生态性状态。

  什么叫组织性状态?就是我们过去经常是往公众面前一站说的:“我们的公司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我们的产品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这是一种精神病人的表达语态。我们要尽可能回到一种温暖的、带有人情味的、带有人的体温的方式来彼此交流和沟通。

  面对传媒环境,很多传统组织有一种本能,在座有很多公关总监,他们的本能就是要把金字招牌擦亮,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但互联网时代,这种用组织的方式和公众进行交流的前提被否定掉了。现在这条大街上无时无刻都有人会扔砖头。最好的方式就变成了用最生态的方式存活,你也是物种之一,所以最佳行为就是脱下你的连衣裙,穿上不怕脏的工装服,左手痰盂、右手粪桶、脚上砖头。

  当然我不是说大家要加入舆论乱战,但是你会发现在现在的舆论生态里,最游刃有余的不是那些害怕被沾染上污点的企业。雷军和周鸿掉在前年打的著名的小米和360的一战,当时雷军气得要死,但回头他一算,赚了。打完那一仗过后,中国国产手机的代表好像变成了小米手机。在生态中存活才是物种的存活方式。

  这么多年中国遭受谴责最多的商人就是潘石屹、任志强,但是他们的方式不是面对每一次来自媒体的攻击都是愤怒的反击或者澄清,而是用一种相对柔软的姿态去跟每一次迎面扔来的砖头,试图对话,然后接受既定现实,站在这个既定现实上往前走。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乔布斯死的那天,潘石屹开了一句很不适当的玩笑,导致很多极度愤怒的网民谴责他,然后创造了一个词“潘币”。

  潘石屹的做法既不是澄清也不是道歉,而是回家让自己的美工设计了“中国人民很行”,发布了潘币。结果把这个事情变成了很欢乐的事情。这就是我给各位的建议,就是用生态的方式面对早已变成生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