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战略>物流企业同业结盟:不得已的选择还是双赢的结果?(一)

物流企业同业结盟:不得已的选择还是双赢的结果?(一)

详细内容

日前直问一个货主企业,你会选择加盟或连锁物流企业作为自己的外包物流服务提供商吗?对方坚决否认,因为其中的问题太多了。一是网络松散,各方自守门前利益,不利于政策执行;二是难于统一管理,各公司间不仅货物交接扯皮,而且处理速度很慢,出了问题赔付更是个难题。难道物流企业联盟在货主这里完全没有机会吗?他说,除非其核心物流企业很强大,管理水平真的很高,我们可以单对单地和它展开业务。最近有本书很流行,叫《越挠越痒》,一席话真有点挠到了痒处。

  回顾2000年以来的几拨物流企业联盟浪潮,业内人士已经盖棺论定。以货运信息网等IT平台为主干的货运资源整合,因为理想脱离实际而名存实亡;中小型货运企业自发形成的特约联盟合作,也随着利益冲突和关系的破裂而瓦解。各方因利益而来,又因利益而去。一个因势而起的速生网络,终究缺乏牢固的功底,也就难以形成核心凝聚力和吸附企业加盟的持久向心力。

  能力的拥有要依靠核心要素的支撑:市场、运营、管理、资本、品牌,没有金刚钻,自然联而不合。恽绵说,障碍来自于体制、思想、管理方方面面;谢家涛说,如何提升加盟商的收入及利润问题难以逾越,利益的维持和分配是致命问题,而管理模式标准化又是主要难点;卫毓民说,这实质上是本地化生存的大问题。

  如此网络状的问题不是中小物流企业通过自身发育能迅速消化的,受自身条件限制,彼此难以形成真正的约束力量,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体效益最佳,使联盟大而强。

  只有具备资金、管理、网络集成能力的强龙企业,才能统一品牌、统一管理模式,形成业务化、规模化、形象化、实力化的整体运作。实际上其功能正逐渐演化为联盟管理机构,协调管理各个分支之间的业务关系,以及对外扩张。只有强势企业的出现,才能具备对市场的掌控能力,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竞争力。不过,谢家涛指出,竞争力的取得必须在解决了所有权、经营权和分配方面的问题,以及制订标准化运作管理模式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