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战略>企业的贴牌战略选择与挑战(一)

企业的贴牌战略选择与挑战(一)

详细内容

当前,许多企业通过OEM(俗称贴牌生产)的方式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运用贴牌战略的涵义还有了很大的延伸。它给我国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提出了种种挑战。

  贴牌战略给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表现在:

  第一,OEM是在工业化国家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在现代社会继续实现着合理分工、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先进生产协作方式。对于受托方来说,“贴牌”使闲置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设备折旧得以实现,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降(包括本企业的产品),职工的收入有了保障。“贴牌”促进了本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了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它有利于我国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由于前期大量的重复建设,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资源闲置现象。一些厂家品牌影响力不大,技术开发上的投入不足,又没有资金去建设销售渠道,产品在市场上销路不畅,因而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包括厂房,设备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实施贴牌战略,企业可以将现有的生产线和劳动力资源充分运转起来,满足企业短期利益的需要。

  第二,OEM有利于我国企业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培养技术专家及技术职工队伍,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为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基地已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战略发展的普遍趋势。国外企业选择我国企业,正是看中了我国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资源优势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从总体来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核心技术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我国企业向前发展的瓶颈,而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要求我国企业短期内站在世界技术发展的前端是不现实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施贴牌战略,发展“干中学”模式,是我国企业迅速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