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战略>竞争最高层――联盟战略(一)

竞争最高层――联盟战略(一)

详细内容

必须从产业价值链条的层面来分析,才能看清战略联盟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战略联盟出现的原因是企业意识到面对波动剧烈的市场环境,单纯凭企业自身的实力风险过大,因此需要通过联盟形式“占有”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垂直方向)的资源,或者调动、影响竞争伙伴(水平方向)的资源,以具备“四两拨千斤”特点的联盟手段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虚拟集团。因此说战略联盟是市场竞争的最高手段。

  战略联盟在国内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以前8家彩管企业(横向竞争伙伴联盟)联手抵制其下游的长虹等彩电企业降价举措算是比较早的联盟行为;联想在前几年提出的“大联想”渠道策略则是垂直方向联盟战略的体现(整合渠道资源)。

  战略联盟既往的形式基本是以上、下游企业合作为主,现在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同行之间也会结成联盟关系,比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间,虽然有竞争,但彼此间不会突破一些共同设定的原则,否则只能两败俱伤。

  联盟的两方或多方的实力有时候不均衡。强弱联盟的形式如果出现在纵向合作模式中,则一般由强者推动联盟关系,比如与联想、英特尔、微软等合作的供应商、渠道商的规模跟这些公司没法比;“大联想”的联盟形式更加紧密,我们一般称之为“虚拟集团”,处于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掌握集团内利益的分配。海尔也有一个虚拟集团。

  虚拟集团在日本、韩国比较盛行(东方文化特色),比中国的虚拟集团关系更加紧密。应该看到这是一个新趋势,早晚会发生在中国的联想等企业身上,小的企业先是与其建立联盟关系,然后被融合进集团内。

  强弱联盟中最收益的一方并不固定:联想从目前联盟收益,但是如果渠道没有了联想可能也没有生存机会;当年微软就是从与IBM的合作中收益最大。

  如果强弱联盟的形式出现在横向合作模式中,则一般由弱者推动联盟关系;比如彩电企业应对美国的反倾销调查,二三线彩电企业希望拉进去长虹等,未必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