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服务产业悄然兴起 新业态不断涌现(一)
详细内容
随着近两年国内创业浪潮的风起云涌,创业服务业也随之兴起。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资金、经验、人脉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路上的企业是最孤独的,因为这个阶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最需要有人跟你一起去并肩作战,鼓励你。”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这话的是新跨乐(北京)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韦凯元,他的创业项目icanmusic是一个在线乐器自学平台。自去年参加了由《创业家》杂志社发起的“黑马大赛”并成为黑马成长营第二期学员后,先后有20多个投资人要投他的这个项目,目前正在与天使投资人徐小平等人以及清科创投接洽。
黑马大赛只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型创业服务业的一种,它与创业咖啡馆、创新工场、常青藤、创投圈、天使会等一起给了众多中小创业者快速成长的希望。
顾名思义,创业服务业的核心业务就是给创业者提供必需的支持和服务,其中的重点是资金、人脉以及合作机会。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孵化器、创业教育以及各种第三方服务都是创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的创业者来说,孵化器是扶助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有纳入火炬计划体系的孵化器894家、在孵企业达56300多家。除了这些以政府资金为依托的孵化器,还有各种以创业项目、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民间服务机构。
在国家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中关村,越来越多的草根创业者发现,只需一杯咖啡没准就能遇到心仪的投资人,获取有助于创业的最新资讯,拓宽自己的人脉资源。
从去年以来,以车库咖啡为代表的创业咖啡馆在中关村西区蓬勃兴起,如3W咖啡、贝塔(Beta)咖啡。3W是的简写,而贝塔的英文是Beta,意为“测试”。从名字就能看出,它们都是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交流空间的场所。3家创业咖啡馆,相隔不到300米远,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就在他们周围,一栋栋玻璃幕墙的高楼内是一家家正在崛起或已久负盛名的IT公司。
在创业者眼里,这些咖啡馆,不仅是一个交流平台,更像是一个创业孵化器,而在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处长杨彦茹眼里,以创业咖啡馆为代表的新型业态正在不断涌现。
据她介绍,在中关村涌现的100多家创业服务机构中,不仅有以投融资为主要目的社交网络“创投圈”,还有为创业企业全方位提供服务的民办非盈利孵化器常青藤创业园;不仅有专注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商业、技术、市场、人力等全方位服务的创业平台“创新工厂”,还有通过科技周刊和电子读物等帮助互联网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的36氪;不仅有服务于华人商业精英和创业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亚杰商会,还有著名天使投资人自发组织,让靠谱的钱找到靠谱项目的天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