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下岗创业>创业故事:下岗女哭着卖面包 居然也能赚大钱(一)

创业故事:下岗女哭着卖面包 居然也能赚大钱(一)

详细内容

  (生意场讯)销售员:“天太冷,煤气也冻了,确实不好点,这煤气灶还拿家去了,不拿家更点不着。”

  杨铁娟:“现在热馒头咋办呢。”

  销售员:“回家热再拿这儿来,就得这么卖,就这帘子要搁这一夜全冻,帘子全冻上了,另外人家着急,你还蒸不热,老百姓等着干着急。”

  她叫杨铁娟,是岗花食品厂的厂长,今年九月份,她创办了阜新市第一家早餐配送服务公司。

  这些日子,天气越来越冷,大部分早餐车都停业了,杨铁娟为建暖棚的事急的不得了。

  杨铁娟:“你看这个照片吧,这照片上是一个保温式的棚子,而且是欧式的,外形很美观,里面还特别暖和,然后咱们把这车套在里面,你不卖的时候锁上就走了,能坚持的还继续坚持,坚持过几天建完房不就好了嘛”。

  记者:“现在卖的比以前少了吧?”

  杨铁娟:“现在比以前少多了,原来那时候咱们是一百台车站在外面,现在咱们十台车站在外面,咱们原来营业额,每天五、六千元那样,现在一千多元钱。一是天气冷,二是煤气点不着火,再说这东西吧,你看这丸子,都冻得像石头似的,连个保暖的地方都没有,热闹场面一百台车的时候,那都没法形容,那时候我们忙得没有时间坐着,忙得不可开交。”

  记者:“那时候钱挣的也多吧?”

  杨铁娟:“那时候钱回来吧,咱们会计,出纳和负责进货的就开始数钱,点不过来钱。”

  辽宁省阜新市是一座煤电城市。21岁那年,杨铁娟就来到海州煤矿工作,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杨铁娟与阜新市4万多煤矿工人一道,用热情把青春献给了这座城市。20多年过去了,阜新的煤矿资源逐渐枯竭,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人开始下岗。

  杨铁娟:“2000年4月15日,我们矿高洁书记找到我,给我叫到他办公室,当时他就说,铁娟这次下岗就轮到你了,因为你的岗不是确定岗。”

  那段日子,杨铁娟的天空是灰色的,丢了工作,没有了收入,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日子长了,她想就在市场做点小生意吧,卖馒头不需要什么大的本钱,也可以填补一下家里的生活。下岗一个月以后,杨铁娟与另外13名下岗女工开了一家岗花食品厂。

  杨铁娟:“和我接触过的这些人,他们都说过去那些碱对的馒头非常好吃,现在根本就没有人蒸了,后来我考虑尽管做碱对的馒头很难。我想如果我们岗花开始做了馒头就一炮打响,给我们产品让大家有一个惊喜,唉呀!岗花的馒头真好吃,这个现在行了吗,行了,先整着吧,行了来吧。”

  平时在家做饭,杨铁娟也是一把好手,可一下子做这么多馒头,杨铁娟还从没有做过,碱大了蒸出的馒头开了花,碱小了又蒸瘪了。别说卖钱,就是白送人家也不要,没办法只有大家拿回家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