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音箱功放>以解码器为中心的家庭AV系统

以解码器为中心的家庭AV系统

详细内容

赵 毅

 

 

 在家庭视听设备中,主要有两类解码器,一是纯音频解码器,其功能与作用是对CD、MD、DAT等数字音源器材的PCM数字输出信号作D/A(数/模)转换,以达到最终的模拟还声。直接输出模拟信号的音源器材,是把D/A解码电路与拾信(读盘)系统做在一起的,而高档设备则是激光碟转盘(或其它数字拾信载体)与DAC解码器分体设置(当然一体机如已设置同轴或光纤数字输出接口,也可避开自身的DAC由单独的外接解码器作D/A解码处理),以使重放出的音乐有更好的音质和更高的保真度。再是AV解码器,其作用主要是对多声道编码的合成信号作解码还原,这种编码合成信号可以是数字的(解码过程当然包括D/A转换),也可以是模拟的(D/A转换后的模拟合成信号)。
家庭AV解码设备的出现始于杜比定向逻辑系统。五六年前,见诸国内市场的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尽是洋货的一统天下。以后国内厂商开始引进M69032、YSS215、CP55、NJW1102等杜比解码芯片,并陆续推出了新声、湖山、绅士、爱威、雷顿、麒锋等品牌的杜比模拟解码器及更多品牌、型号的杜比解码AV功放。当时的国产和进口的杜比解码器绝大多数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内含中置、环绕两个声道或三个声道的功率放大,意在为已拥有双声道设备的用户作补充配置,升级为环绕声AV系统。由于杜比模拟的中、环声道频带窄,市售的中、环音箱箱体小,因而解码器或AV功放的中、环声道功率都不大(以25W至45W居多)。
  杜比数字DD(旧称AC-3)及数码影院DTS技术应用到民用产品后,由于这类数字5.1系统(注:DD与DTS都不是必须的5.1声道,但这里主要指5.1声道的DD与DTS)对音频设备各声道有全频带、等功率、同音色的技术要求,致使市场上根本没有内含中、环声道功放的解码器(市场空白至少持续了二三年,近年来才又有此类产品推出),即此类技术产品或是内置解码的5声道输出功率相同的AV功放,或是纯作解码处理而不带功率输出的器材。杜比数字解码器见诸市场已有几年,而DTS解码器仅是近一二年的事。作为数字5.1声道音频编码的影音软件DVD,杜比数字是标准格式或称强制格式,DTS仅是选用格式。目前,内置DD/DTS双解码的AV功放越来越多,双解码器也已出现在视听产品市场上。
  数字5.1解码电路的设置方式有三种,一是置于视听源器材DVD机中,二是置于AV功放中,三是独立单体的解码器。就档次相近的设备来说,在系统配置中使用单独的解码器,由于减少了电路的互相干扰和用料上乘等原因,声音效果优于前两种。在消费者实际使用状况中,第一种方式为内置DD解码的DVD机搭配无解码但有5.1声道输入接口的AV功放,最为普遍。因为这种搭配投资最少(低价位的3000元即可购得),音效虽稍有逊色但在一般人听来与第二种搭配差距不大。第二种搭配方式的选择面也很宽,优点除声音比第一种更好外,在连接上也更为便捷,即只用一条同轴或光纤数码线,以代替第一种方式的5~6条音频信号线。这种搭配方式的器材可以拉开很大的档次,少则不足4000元即可办到(1000多元的DVD机,2000多元的AV功放),多则五六万元(DVD机和AV功放都有数万元价位的产品)。第三种方式一般来说多是AV发烧友的选择,因为这种搭配在连接上较为繁琐,使用时调整、操作都更复杂些,但效果是声音纯净,音质音色都有上佳表现。过去,国外品牌的AV数字解码器都较为昂贵,但随着视听技术的逐步普及,趋近平价的产品也陆续出现在市场上。特别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进入2000年后,国内厂家已推出低价位的DD/DTS解码器,如深圳银耀推出的内置中、环三声道功放的双解码器新声牌SAV-1150,售价在2000元左右。而广东汉洋CAV(丽声)推出的不含功率放大的双解码器DC-2000,价位比1150还要低下300元左右。这些产品虽价格低廉,但却是精心制作,表现不俗。要获得较好的环绕声效果又不需过多投资,上述两款机视听爱好者可以选择。
  在数字AV产品称雄的今天,模拟环绕声是否行将就木?非也。首先,DVD在中国的普及率与VCD相比差距还很遥远;其次,某些新的矩阵技术的确使人刮目相看,CS-5.1技术方案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由于笔者的AV系统就是分别以CS-5.1解码器和DD/DTS解码器为中心的搭配方式,因此本文主要对此两款器材及听音感受作些简要介绍。寒舍全部视听设备分为三个既独立又相关的部分:
  1.Hi?Fi听音器材
  音源:马兰士63SE CD机,建伍5935调谐器,JVC354BK卡座;
  扩大机:马兰士PM80合并式功放(功率输出甲类25W×2,甲乙类100W×2);
  还声设备:伊律ED500三分频四单元(8英寸双低频)落地箱,宝路505耳机。
  2.模拟AV设备(注:对于音源所称的模拟是指输出音频信号而非软件录制方式)
  影音源:万利达N30、实达SV-270 VCD机,先锋7000 LD机,东芝K71 Hi?Fi录像机,Victor S-8000 S?VHS录像机;
  解码器:中裕奥斯AV-998CS-5.1解码器;
  功放:中裕P216型3.1声道功放(马兰士PM80作L、R声道功放);
  音箱:伊律DM503中置箱、502环绕箱(ED500作L、R主箱)。
  3.数字5.1设备
  影音源:索尼DVP?K333 DVD机;
  解码器:CAV(丽声)DC-2000光纤数字解码器(功放、音箱同上)。
  另外,电视机为三星7277P;周边器材有YH-1071BBE原音处理器,TDK15A电源滤波器;线材包括美国怪兽信号线,英国爱索丝光纤线,德国一流扬声器线,日本登高S端子线及大量国产线材等。
  在连接上述十几件器材时,本人颇费了一番脑筋,因为前提是既确保纯Hi?Fi听音丝毫不受影响(完全为纯直通状态的原有方式),又要使各器材间全部发生联系,使所有方式的听、录都能办到。由于详细说起来颇费笔墨,故不赘述。
  CS-5.1是一年前才被传媒报道的新技术,据称其技术档次位于现行各种矩阵编/解码技术的顶峰,甚至有资格挑战杜比数字5.1和数码影院DTS。其独有的功能与特色是:由CS-5.1编码器生成的5-2-5编/解码音效,可达到“准AC-3”水平;对杜比模拟系统的4-2-4编/解码软件,CS-5.1也可以处理成5.1声道效果;对于所有未经编码的普通双声道音源,利用CS-5.1处理,同样可以获得5.1声道音效。其它特点还包括,所有声道声音都为全频带、等功率和不经压缩;在处理纯音乐时,没有任何人工音效处理,完全忠实于作品的原汁原味;有很高的声道分离度,最高可达60dB(杜比定向逻辑系统仅为35dB左右)。当然,在多篇文章盛赞CS-5.1的同时,也有媒体提出了诸多质疑。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将CS-5.1技术融入到AV功放中(国外此类产品也在日益增多),但CS-5.1解码器据笔者所知目前只有中裕一家的一种型号。杭州中裕技术发展公司是国内优秀的纯音频解码器和纯功放制作厂家,其率先推出的该款器材做工精细,机身小巧,机内布局简洁。前面板除了显示工作模式和5声道电平图谱的液晶显示屏外,只有7个圆形按钮和8个指示灯。背板除5组双声道信源输入接口外就是一字排开的5.1声道线路输出端口。通过面板按键或遥控器,可进行噪声测试,调整各声道输出电平;在音效模式上可作音乐厅方式、电影院方式及双声道直通的切换选择;对编码音源可作相对应的4-2-4(杜比模拟),包括DVD机下混合双声道模拟音频输出,因为杜比数字5.1经此端口输出的信号已被降频,且左右环绕声合为一路,类同杜比定向逻辑。但对DTS编码音效无法处理,因为DTS在DVD机上只有数码流输出,模拟输出皆为噪声,以及5-2-5(CS-5.1编码)的选择。该机主要技术指标:信噪比85dB,失真度<0.1%,声道分离度>50dB,超重低音频率范围<120Hz,功耗<15W。
  反复试听后总的结论是,CS-5.1对普通的和编码合成的双声道音源作环绕声处理,效果绝对优于此前其它任何技术产品,除在音质、动态范围等方面至少不输于好的杜比定向逻辑系统外,在声道分离度和中置声道的增益强化这两方面,则比杜比模拟系统有更佳的表现。在重放《断箭行动》、《生死时速》等VCD大片时,被增益的中置声道声场更宽,而且更有纵深感。当左、右前置音源信号改至中置信号时,声场迅速回收,中置定位极显突出。环绕声道的声压、音域、清晰度都优于杜比模拟系统。重放以CS-5.1编码的环绕声信号时(随机附送一张此编码的VCD刻录CD-R碟),音效优于4-2-4信号,特别是两个后环绕声道有明显的分离效果,虽然这种分离未必是严谨的声场定位,但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人过去使用的绅士E1080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影音前级,是一款合成式杜比解码器,厂商为证明该款器材素质优秀,曾在全国几个大城市作与进口万元级同类产品现场对比听音的巡回演示。此解码器处理后的音效除主声道音质的确很厚重耐听外,但我认为其余均无法与CS-5.1解码器相比。
  CS-5.1的独特优势之一是音效模式中设定的音乐厅方式,它可以在主声道信号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使中置得到增益,由此既保持了原有的声场,又突出了中间定位,从而更适合于多人听音或一个人不在“皇帝位”听音。最新的杜比定向逻辑数字处理技术虽也可以把双声道音源处理成5.1声道效果,但在中置增益的同时,左右主声道信号也随之弱化,等同于CS-5.1的影院模式。这种处理与4-2-4编码的要求完全相符,但在听普通双声道音乐时声场变窄。CS-5.1在处理人声如独唱歌曲时,后环绕声道完全为背景音乐而人声几不可闻(类同卡拉OK的消主声),就是说双声道中的共同信号完全在前方三个声道发声。更神奇的是,笔者以一张含有5声道噪声测试信号的CD试音碟测试(注意:既然是CD碟,当然不应该是多声道的合成信号),在分别重放左、右环绕声信号时,声音分别在左前左后和右前右后发声,但在重放左右环绕声共同信号时,后方声场声压强大,而前方三个声道的声音则几乎完全被抑制。这充分说明,CS-5.1对普通双声道音源,确有把前后信号区分开的特殊本领。
  然而,CS-5.1毕竟是使用矩阵技术的模拟AV解码器,与纯Hi?Fi听音相比,在解析力、保真度和音乐质感方面尚小有差距;与数字5.1音效相比,在清晰度、纯净度和动态范围方面均略逊,突出的差距还是在后环绕声道的声场定位和声道分离上。但它的优势是全方位兼容,音效相当不错又价位低廉(该解码器初上市价格为1280元),如果您的影音源是VCD或超级VCD,如果您已购置DVD但对环绕声效果不过于苛求,如果您想少花钱还想兼顾点音乐环绕声,笔者以为可以CS-5.1器材(解码器或AV功放),当然单独的解码器另配功放效果最好。
  虽然CS-5.1的本领已很全面,但要达到DVD数字5.1的发烧音效,还是应选择DD/DTS解码器。CAV(丽声)DC-2000光纤数字解码器使用的双解码芯片是著名的雅马哈YSS-912(也即日本本土版的YSS-918,雅马哈高级机种DSP-A2和RX-V2095均使用此芯片)。该芯片是杜比实验室认定的A级解码芯片,处理精度达到24bit。芯片内置主、从两个DSP单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中主DSP处理器负责完成杜比数字、杜比定向逻辑和DTS解码,而从DSP则是一个高性能的25MIOS可编程处理器,用于完成各种数码声场效果的复杂计算。前述新声1150解码器和国产大部分双解码AV功放都选用了此芯片。
  DC-2000机外形有金、黑两色可选。呈扁平状的机身前面板功能按键众多但分布有序极为整洁。大型荧光显示屏可显示多种调节数据菜单和输入模式。背板有3组光纤数码输入(遗憾的是未设同轴数码输入),5组模拟音源输入,1组录音输出和5.1声道线路输出。简洁的机内布局除变压器外只有两部分,一是放于右后侧的大型解码处理线路板,再是紧贴前面板内侧的用于荧光显示、模式调整、输入控制等功能的线路板,其处理芯片为CAV的技术合作伙伴NEC日电公司产品。由于所有数据、模式都可在使用前一次性调节设定好,因而该机未设遥控,既减少了电路干扰,又降低了成本及售价。
  该解码器的功能和特点是:采用24bit数字滤波,可将CD的16bit数字信号提升至24bit,再采用PCM 24bit/96kHz转换器作解码,以确保音质的高度传真,并提供更佳的动态及分析力。由于包括PCM处理,故此类机被有些文章称之为三解码器,其实若再加上杜比专业逻辑,还可称为四解码器。当然,24bit量化精度也同样适用于杜比数字和DTS解码,但96kHz的取样频率只适用于DTS,因为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出于版权保护),DVD机在播放杜比数码DVD碟时,输出信号将自动降频为48kHz或44.1kHz。其实,普通DVD机重放DTS碟时,输出信号可能同样已作降频处理。YSS912对于杜比定向逻辑同样使用数字技术处理,而且无论是杜比4声道信号还是任何双声道音源,该机均可通过特有的杜比定向逻辑方程式运算,合成出5.1声道全频带声场。当然,任何音源也都可在本机上作主体声输出方式选择。
  该机的调整设定功能极为全面,例如设有5声道噪声测试,可对各声道输出电平进行平衡调整,可设定中、环声道的延时,可进行动态压缩控制选择,可选择各声道音箱的大小、有无,并据此设定超低频的通道走向等。所有设定完成后即处于记忆状态。对不同的编码或未编码音源,本机完全为自动识别,且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对应的标记。机上设有DSP声场开/关键,DSP程序产生的声场共有10种,分别为音乐会、电影院、现场、音乐厅、剧场 、爵士乐、的士高、摇滚乐、教堂和体育场。技术参数及规格:信噪比>96dB,失真0.05%,频响20Hz~20kHz(0.5dB),动态范围20dB(相对于-20dBFS),模拟输入灵敏度100mV,线路输出幅度200mV,重量5.2kg,耗电15W。
  播放《潜龙轰天》、《绝世天劫》等DVD动作大片,DC-2000对杜比数码的处理让人信服,从音场、动态、层次、高低频延伸等方面均有上佳表现,整个声音显得非常纯净。播放一张DTS试音DVD碟,内容包括:DTS片头音效;《泰坦尼克号》、《十万火急》等5部电影的精彩片断;美国鹰之队等2段音乐会片断。乐感及细腻程度似比AC-3更胜一筹。与中低价位的DVD机加AV功放搭配相比,突出之处是音质圆润顺滑,极为耐听的背景音乐甚至令人陶醉。这大概主要得益于使用独立解码器和纯功放。当然,DVD机、音箱、线材及听音环境等也都需要具备基本的素质和条件,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