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高二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学法指导
1.“双百”方针
内容
特点
意义
结论
文艺:百花齐放
学术:百家争鸣
(人民内部的)自由
促进学术和文艺的繁荣
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促进文学艺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教兴国的方针
2.几点提示
(1)本课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了解“双百”方针的曲折发展历程。
(2)准确理解“双百”方针的内涵:指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在文学艺术上可以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上可以有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总之,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当然要注意,这个自由是在宪法之下的,在社会主义方向之下的。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需要进一步调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②关于知识分子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提出: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地位:
“双百”方针不仅是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4)内涵
①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②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A.在自然科学工作方面,比如,在某一医学、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就是不自由的表现。
B.在文学艺术工作方面,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就是不自由的表现。
C.对批评工作来说,就是批评的自由和反批评的自由。
③文艺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此来指导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2.“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
(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3)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
(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由的不同
(1)实质不同:“双百”方针是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民族、国家利益的代表,为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发展而推行的指导政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由则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最终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时期党指导科技、文学艺术的基本政策。“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之内,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4.“双百”方针的发展历程
(1)活力初现(1956~文革前):
①百学争鸣:生物学领域的学派之争──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②百花齐放:文学艺术领域成果。
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赵树理──《三里湾》
(2)遭遇挫折(文革时期):
①极左思想盛行,“双百”方针受破坏
②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之争说成是阶级斗争。
(3)重现春天(1978年以后):
①恢复“双百”方针: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蓬勃生机
②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三个问题──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的关系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1.“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百花齐放。”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建立
B.文艺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
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
答案:C。
辨析: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要求学生理解毛泽东的百花齐放概念。从材料中我们知道“双百”方针适当党领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还有几朵花不让它开放”就说明不是什么思想都可以传播,例如资本主义反动思想就不能传播。自由应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的自由。故答案为C。
例2.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对此过程认识、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正确的科技文化政策可以推动其发展
B.要想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必须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C.学术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
D.社会安定、政治经济繁荣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史学园地
答案:C。
辨析: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中我们看到在文革时期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结果是“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故答案为C。
例3.“双百”方针提出以后,有人说:“党这回提出‘百家争鸣’,我们解放以后几年学习唯物论不是白学了吗?”你应该怎么回答( )
①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和斗争,通过比较和斗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没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过斗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③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④“百家争鸣”就是彻底自由了,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z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辨析:可以用排除法。“双百方针”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前提的自由,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故答案为A。
例4.“双百”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与其不符的是( )
A.它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
B.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D.不仅影响到国内,还深刻的改变了世界
答案:D。
辨析:“双百”方针的提出,对新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同时它又是汲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而做出的科学决策。深刻的改变了世界还谈不上。故答案为D。
例5.下列对“双百”方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B.毛泽东曾经多次阐述这个方针,并强调必须实行这个方针
C.毛泽东强调它是一个基本性的、暂时性的方针
D.中宣部部长曾经代表中央作关于“双百”方针的报告
答案:C。
辨析:考察课本基础知识,课本内容中明确写有“他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故答案为C。
五、体验高考
例1.(2009・海南)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答案:D.
辨析:“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会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故答案为D。
例2.(2008・广东)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答案:A
辨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但是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损害,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这一方针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说“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是不正确的。故答案为A。
例3.(2002・全国)20世纪50年代,着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答案:B
辨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戏剧作品的理解。题目的要求是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C项是《茶馆》的特点.D项是《等待戈多》的特点。《茶馆》是现实主义的作品,《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的文学,A项也是错误的。两者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