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六中2014年高二下物理期末试卷(有答案)
详细内容
哈六中2014年高二下物理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下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3.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F1不变,F2变大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小,F2变小
4.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5.如图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升降机天花板上,两球之间连接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两根细线间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与原长相比缩短了( )
A. B.
C. D.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图甲);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仍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图乙),则两次的推力大小之比F1∶F2为( )
A.cosθ+μsinθ
B.cosθ-μsinθ
C.1+μtanθ
D.1-μtanθ
7.甲球从离地面H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同时乙球从甲球的正下方地面处做竖直上抛运动。欲使乙球上升到 处与甲球相碰,则乙球上抛的初速度应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度轻放一小物块,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从左端运动至右端的时间可能为( )
A. B.
C. D.
9.已知两个共点力F1和F2不共线,若F1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F2的方向也保持不变,仅增大F2的大小。在F2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关于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和F2的夹角为锐角,F一定不断增大
B.若F1和F2的夹角为锐角,F有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若F1和F2的夹角为钝角,F有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若F1和F2的夹角为钝角,F有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10.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用质量可忽略的刚性细杆相连并放置在光滑的半球面内,如图所示。已知细杆长度是球半径的 倍,当两球处于静止状态时,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15°,则( )
A.杆对a、b球作用力大小相等且方向沿杆方向
B.小球a和b的质量之比为 ∶1
C.小球a和b的质量之比为 ∶1
D.半球面对a、b球的弹力之比为 ∶3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1.(12分)
图Ⅰ为“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Ⅱ中y-x2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_。 (3)图Ⅲ为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x为4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_______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C为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 m/s2)。
12.(6分)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 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___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乙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的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
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14.(14分)
质量为M、长为 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
(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
(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
①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
②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
15.(16分)
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将纸板抽出。已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0.5kg和m2=0.1kg,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 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为d=0.1m,纸板左端到桌面边缘距离为l=0.2m,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若某次实验中,抽出纸板后砝码刚好运动至桌面边缘,则纸板所受拉力为多大?(已知抽出纸板前其重心位置处于桌面上方)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11.(12分)(1)AC;(2)A;(3)2.0;4.0
12.(6分)(1)非线性;(2)存在摩擦力;(3)轨道倾斜,平衡摩擦力;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