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物理试题>2013广东顺德高二物理第二学期理科期末试卷(含答案粤教版)

2013广东顺德高二物理第二学期理科期末试卷(含答案粤教版)

详细内容

2013广东顺德高二物理第二学期理科期末试卷(含答案粤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3分×10=30分)
1、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2、下列有关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1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是10K
B.1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是263K
C.升高1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升高10K
D.升高100C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升高283K
3、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为 ,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t = 0时,线圈的磁通量为0 B.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C.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D.交流电的频率为5 Hz
4、输电线电阻为r,输送功率为P,若用电压U送电,则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A. B. C. D.
5、质量为2kg的小车以2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2kg的砂袋
以3m/s的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砂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A.2.6m/s,向右 B.2.6m/s,向左
C.0.5m/s,向左 D.0.8m/s,向右
6、如下图所示, 、 分别表示物体受到冲量前、后的动量,短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
15kg •m/s,长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30kg•m/s,箭头表示动量的方向.在下列所给的四种情况下,物体动量改变量相同的是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7、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是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B.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可见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
D.对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8、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越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 B.核外电子速度越小
C.原子的势能越小 D.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小
9、如图为氢原子n=1,2,3,4的各个能级
示意图,处于n= 4能量状态的氢原子,当它
向较低能级发生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可能为
A.2.60eV
B.13.6eV
C.12.75eV
D.0.85eV
10、2011年3月12日,因强震而出现故障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放射性物
质泄漏。放射性物质中含有α、β、γ等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的穿透性最强 B.γ射线的穿透性最强
C.α射线中含有的粒子是 D.β射线中含有的粒子是

二、双项选择题(4分×5=20分)
1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12、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则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B.如果保持体积不变,则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C.如果保持压强不变,则体积越小,温度越高
D.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则体积越小,内能越多
13、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交流电,副线圈接一电阻,下列哪些方法可使输入功率增加?
A.增大负载电阻       B.减小负载电阻
C.增加副线圈匝数      D.增大原线圈匝数
14、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二人分别站在车的左、右两端,A、B二人同
时相向运动,此时小车向左运动,下述情况可能是
A.A、B质量相等,A的速率大 B.A、B质量相等,B的速率大
C.A、B速率相等,A的质量大 D.A、B速率相等,B的质量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不变
B.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
C.核电站利用的是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贝克勒耳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三、实验题(3分×6=18分)
16、如图所示,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器材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实验,第一次是
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是把被碰小球直接静止放在小支柱上,在白纸上记录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和这两次实验中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
为O、P、M、N,设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依次
为m1、m2,则且它们的半径相同,都等于r,则
(1)P点为 落点的平均位置、
M点为 落点的平均位置,而
P点为 落点的平均位置.
(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m1= m2 B.m1>m2
C.降低碰撞实验器材的高度 D.入射小球释放点要适当高一些
(3)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实验必需的是 (双选)
A.刻度尺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D.秒表
(4)m1和m2的比值为 等于 (单选)
A. B. C. D.

四、计算题 (本题共3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0分)如图所示,一条固定的滑道由一段半径R=0.8m的1/4圆弧轨道和一段长
为L=3.2m水平轨道MN组成,在M点处放置一质量为m的滑块B,另一个质量也为m的滑块A从左侧最高点无初速度释放,A、B均可视为质点。已知圆弧轨道光滑,且A与B之间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取g=10m/s2)。
(1)求A滑块与B滑块碰撞后的速度v′A和v′B
(2)若A滑块与B滑块碰撞后,B滑块恰能达到N点,则B滑块与MN段之间的摩擦因数μ的大小为多少?

18、(12分)如图所示,线圈面积为0.05 (m2),共100(匝),线圈总电阻为r=1(Ω),外电阻R=9(Ω),线圈处于B= (T)的匀强磁场中,当线圈绕OO′以转速n=5 (r/s)匀速转动时,求:
(1)交流电电动势的峰值 .
(2)线圈匀速转一圈产生的总热量.
(3)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线圈转过
180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荷量.

19、(10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4kg的物块以速度v=2m/s水平滑上一静止的平板
车上,平板车质量M=16kg,物块与平 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其它摩擦不计(取 ),求:
(1)物块相对平板车静止时,物块的速度;
(2)物块相对平板车上滑行,要使物块在平板车上不滑下,平板车至少多长?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级理科物理答题卷

三、实验题
16、
(1)


(2) (3) (4)

四、计算题
17、
(1)

(2)

18、
(1)


(2)

(3)


19、
(1)


(2)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级理科物理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案
题号12345678
答案DDCBDB
题号9101112131415

答案CBCDABBCACAC


三、实验题
16、(1) 第一次实验中入射小球1 (2) BD (3) AC (4) A
第二次实验中入射小球1
第二次实验中入射小球2
四、计算题
17、解:
(1)滑块A在光滑圆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A和B碰撞前的速度为 ,则 --------2分
得 -----2分
因为A和B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有
-----------------① 1分
---------② 1分
由①②式得 0-----1分
4(m/s)-----1分
(2)滑块B从M到N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2分
得 -----2分

18、解:
(1) -------4分
(2) -------1分
-------1分
而 -------2分
(3)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线圈转过1800的过程中,
-------1分
-------1分
则 ---------2分
19、解:
(1)以物块和平板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有,
----------① (2分)
得 (1分)
(2)为了使物块不滑离平板车,设车长为 ,则应满足:
--------② (4分)
由①②式得 (3分)